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书事(外三章)
 
书事(外三章)
  文 / 明续
(一)  
       对于我,书称不上是黄金屋,却是带给我一种幸福感。遇到好书,就像是遇见梦中情人一样,那感觉就是想牵牵她的手,轻抚她的脸颊。
    一个农村孩子,想拥有除教科书外的课外书,如蜀道之难,所以整个小学,没有接触过课外书,要说有,那就是小学时遇到一位语文老师,可能他感觉我喜欢读书,就在当时学校订的一些杂志里翻出一种适合小学生读的给我,并嘱咐看完要归还,再有就是他教学时当作范文法宝的作文书,也毫不吝啬借给我。现在想想,喜欢读书,应该感激这位语文老师的细心和他的无私。
    真正拥有第一本课外书是到镇上读初中。因离家远,住宿。每星期,家里准备好一周的伙食:五六斤米,一盒咸菜,三块或五块的零花钱。这零花钱是用来预防伙食不够备下的,有时可以省下。中午饭后,一帮精力充沛的同学无所事事,都会偷偷摸摸的摸出校门,在小镇的上游荡,有一次荡到供销社(当时仍存在),东瞧西望。农村的孩子,好奇新事物。我也一样。只是荡到一排柜台时,那柜里陈列的书却像磁铁吸引了我。我躬着身子,睁着眼睛,一列列地看过去,那摆放整齐的书封面五颜六色,书名写得有的整齐划一,有的龙飞凤舞,有的字号大小参差不齐。我摸着口袋,父亲周末给的五块钱抓在手里,心里想,这书不贵吧,两块钱以内就买一本,反正现在是星期三,伙食够了,不会饿肚子,父亲给的钱也从来没再要回去过。我叫售货员拿出一本书,看了价钱,毫不犹豫的买了。到现在,我依然记得那本书的名字——《将军有泪不轻弹》,属于人物故事的。我记得有一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那时读着热血沸腾,第一次为这样的语言震撼。只可惜,找不到那本书了。
    书籍震撼我的心,更熏陶我的心,丰富我读书求学的日子,很多东西,教科书没有,我却从课外书上学到了。迄今为止,书依然陪伴着我的日子,再忙再累,拿起书,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对于我,书称不上是黄金屋,却是带给我一种幸福感。遇到好书,就像是遇见梦中情人一样,那感觉就是想牵牵她的手,轻抚她的脸颊。
    一个农村孩子,想拥有除教科书外的课外书,如蜀道之难,所以整个小学,没有接触过课外书,要说有,那就是小学时遇到一位语文老师,可能他感觉我喜欢读书,就在当时学校订的一些杂志里翻出一种适合小学生读的给我,并嘱咐看完要归还,再有就是他教学时当作范文法宝的作文书,也毫不吝啬借给我。现在想想,喜欢读书,应该感激这位语文老师的细心和他的无私。
    真正拥有第一本课外书是到镇上读初中。因离家远,住宿。每星期,家里准备好一周的伙食:五六斤米,一盒咸菜,三块或五块的零花钱。这零花钱是用来预防伙食不够备下的,有时可以省下。中午饭后,一帮精力充沛的同学无所事事,都会偷偷摸摸的摸出校门,在小镇的上游荡,有一次荡到供销社(当时仍存在),东瞧西望。农村的孩子,好奇新事物。我也一样。只是荡到一排柜台时,那柜里陈列的书却像磁铁吸引了我。我躬着身子,睁着眼睛,一列列地看过去,那摆放整齐的书封面五颜六色,书名写得有的整齐划一,有的龙飞凤舞,有的字号大小参差不齐。我摸着口袋,父亲周末给的五块钱抓在手里,心里想,这书不贵吧,两块钱以内就买一本,反正现在是星期三,伙食够了,不会饿肚子,父亲给的钱也从来没再要回去过。我叫售货员拿出一本书,看了价钱,毫不犹豫的买了。到现在,我依然记得那本书的名字——《将军有泪不轻弹》,属于人物故事的。我记得有一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那时读着热血沸腾,第一次为这样的语言震撼。只可惜,找不到那本书了。
    书籍震撼我的心,更熏陶我的心,丰富我读书求学的日子,很多东西,教科书没有,我却从课外书上学到了。迄今为止,书依然陪伴着我的日子,再忙再累,拿起书,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二)    
       书,带给我无限的遐想。沉浸书的世界,我烦恼顿消;抚摸书页,我激动无比;书香入鼻,我心旷神怡。书,以它洁白的纸质,浓浓的墨香,吸引我,熏陶我,鼓励我,改变我。
    初中毕业后,进城读书了,接触了城市的文明,更令我欣喜的是能更接近书。教科书不用说,很快我浑沦吞枣的读一遍后,于是就开始找书。对喜欢的书,买是不大可能的,到城里读书,家里已经尽了最大的力量,用尽了微薄的积蓄,每月还得为我那两百块的伙食费操心,没钱给我“浪费”了。为解书之渴,我钻进了学校的图书馆,可是我嫌图书馆借书麻烦,并且不知道有什么书借,(我是那种看到了才会喜欢的人。)去了两三次后,感觉索然无味,就没再光顾。
    在百无聊赖的周末,和同学百无聊赖的逛街,东瞧西望,搜寻城市的新奇,打发周末这百无聊赖的时光。看得多了,也被城市的陆离光影迷惑吸引,心随城市的浮躁而浮躁,人随人潮的汹涌而淹没,渐渐迷茫,失去本真。也在这时,“新华书店”四个字的招牌如一根牵扯着我的细线,紧紧的拉我回来了。
    我钻进去,看到满屋子的书柜摆满着香气四溢的书,整齐有序的排列在房子里,心静下,人活络,四周不再吵嚷,人潮不再涌动,有的是心灵的感应,与书,与洁白的纸张,与沁人心脾的墨香。这书店有个好处,可以在那里看,可以不用买,到打烊了,你直接离开就是。我没钱,我不买,我直接在书柜旁读,这也是窃书吧,不带书出书店的窃。可是学过鲁迅的《孔乙己》:读书人的事,窃书是不算偷的。心也释然了,只要老板不赶就行。拿起这本,翻出那本,抚摸封面,翻开扉页,轻轻压一下,不能用大力,自己不买,弄得书页有折痕了,以后买不出去,这可对不起老板,于是就轻轻的拿着来看。时间是不等人的,无声无息里,字里行间中,墨香沁润下,已是中午,肚子咕噜咕噜的。于是轻轻的看页脚,记住页码,轻轻的合上,轻轻地放进书柜,放好,还仔细的看书柜一眼,记下在第几排哪个位置,好等会进来容易找到。人随即旋出店外,在路边不知何味一般吃一个面包,有时是一碗面,有时是一块饼干,又回来闯进书店,熟门熟路的找到不久前看的书,埋头看了起来。
    在书店看书,随便,自由自在,只要不弄坏书,是没人管你的。只有一样不好,没椅子坐。站着久了,脚就酸痛,先是右脚,为缓解疼痛,改为左脚着力,等左脚累了,重新换右脚着力,这样,身子也随着不同的着力点而不时的左倾或右倾。两脚站累了,干脆一屁股坐在地板上,不再顾忌学生的形象了。好在地板并不是很脏,离开时用手拍拍屁股的灰尘就行了。可以想象,一个穿着校服的少年,坐在书柜下,旁若无人的埋头看书的样子会是多么的让人感到不雅。可就是这样的不雅,我却趣味盎然,乐此不疲。
    在最初的两年里,我就这样的看着自己喜欢看的书,虽然没有收获什么人生的大道理,没有获得很大的生活帮住,但在当时,却也给了我莫大的快乐,起码是心灵的安慰。直到现在,书店对于我,依然是一种无法言表的感觉,就像暗恋喜欢的人,不敢表白,但看见后就满身舒畅。




    (三)
        不看书的借口很多:没心情,没好书,没喜欢看的……而没时间是最好最充分的借口。出来工作后的几年,渐渐远离看书,原因很多,忙着熟悉工作,忙着玩乐,没有时间,找不到书来读。那时,喜欢看书的习惯,彻底与我分手。没时间在当时是最能原谅自己的借口,身处小镇,没有书店,无法获得书是第二个借口,这第二个借口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当时也能偶尔从报纸的文学版上看上一两篇名家的文章。记得那时,报纸一到来,总是迫不及待的翻到文艺版,静静的看着有限的几篇文字,看完总会轻嘘几口气,仿佛绿叶通过了光合作用汲取了无限的养分,精神好了许多。确实,小镇青山绿水,民风纯朴,却缺少书店。小镇的一切,在我看来,因为少了书而显得更加落后,与世界格格不入。就连小镇的空气清鲜,风景优美,民众热情,都因少了书而逊色许多。
    不知何时,走地摊的卖书人长途跋涉,顺着弯弯曲曲的泥沙公路带着纸质极差,错字连篇,漏洞百出的书籍驾临小镇,在小镇不长的街道边摆起了地摊。我出来时看到,心中好奇又惊喜,急奔过去,在摊前翻阅起来。这些书,其实是盗版货,但是当时的想法是,管它是不是盗版,有总比没好,况且价钱便宜,厚厚的一本鲁迅合集只卖十元。我想也没想,掏出十元,换走一本鲁迅合集。这书本极厚,字却极小,三千字的文章密密麻麻挤在一面纸里,像这小镇的蚊子的脚,看得费力费神。虽然这样,我还是浑沦吞枣,不求甚解的看完,记住了“费呃拔赖”,“阿Q”,“药引”。
    这些走地摊的盗版书,最多的是通俗小说,如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我迷上卫斯理,金庸,古龙,梁羽生,与这地摊书摊不可分。当时就把金庸的几部小说都买了看,越看越入迷,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萧峰段誉虚竹,令狐冲孤独九剑,张无忌赵敏,袁承志,韦小宝……欣喜这些人物的个性,向往他们的生活。后来又买了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为李寻欢感动;陆陆续续看了《七种武器》,为书中的人物故事感染;再后来,从这样的地摊里间断的买回十几本《卫斯理》,人心又向往无垠的太空,为倪匡的丰富多彩的想象折服。读这些书,才发现它们的好,其实它们也是名著,也是知识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现在,还时不时的找这些书读,不为别的,只为让书里的人物与自己交流,让他们感动自己。
    可能是从心底对这些盗版的书排斥,没有好好保管,现在已是丢失的丢失,破烂的破烂,没留下几本了。
    后来,再没去地摊买过这些盗版书,但正规书店的正版书贵得很,限于经济拮据,买书更会去掂量掂量,不再轻易下手买了。只记得当时托人买过一本余秋雨老师的《千年一叹》,二十五元,软封面,纸质好,现在还时常拿出来读。
    再后来,有空进城,总会挤出时间去逛书店,买几本自己喜欢的价格合适的书,每晚躺在床头翻看,自得其乐,于世无争。


(四)
     有人说喜欢和爱是不同层次的情感。确实是这样。对于书,我常说出口的就是喜欢,说爱书,我怕可能会污染爱这个词。
      有一段时间,我完全把书抛弃,对它没有一点怀念,对它一点也不在乎,甚至是厌烦它,嫌它不值钱,嫌它无用。后来回想,那段时间正是我最窝囊,最无聊,最落魄的时候:心无所属,人无精神,事事不顺。抛弃了它,就像被爱人抛弃了自己,身体空了,心虚了,魂魄飞走了。原来,当我抛弃书时,书却早已经把我抛弃了。
       重拾书,是在穷极无聊之时。那是古龙的《七种武器》之《碧玉刀》,偶尔从同事处看到,顺手拿来翻看,被故事吸引,看到结尾,更给我启示,它讲的与其说是江湖,不如说是人生的哲理:这种武器不是刀,而是诚实。诚实的力量可以打败邪恶,打败一切,包括污浊的心。书终于回归了我的怀抱,确切的说,是我回归了书的怀抱。
       渐渐地,时代发展,电子书充斥网络,人们的阅读习惯被改变,我尝试着跟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代俱进,却发觉自己的落后已是许多许多,用电脑或是手机看书,总觉得少了什么,不能满足看纸质书时的快感。更有甚者,看到电子书时的错字,翻页的不习惯,兴趣已是索然无味了。原来,我的骨子里,还停留在纸张的书本上。
       是的,现在在网上看到介绍的好书,却不喜欢在线阅读或者下载阅读,最终还得闯进书店,在那摆满书籍的书架上找寻出来,买回家中慢慢欣赏,细细看。在家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泡一杯清茶,或歪在沙发上,或靠在床头,或端坐桌前,翻开书页,摩挲纸张,眼随黑字转动,心随作者浅诉。夜,黑黝黝,静悄悄,衬托书页翻动时叽咔声,激动时口中不自觉发出的低吟声,转动身子时发出的噼啪声,更显出那一刻的安然与惬意。书纸散出的墨香,和着清茶飘散的清香,氤氲房间,这时,夜更静谧,心更淡然。原来我喜欢纸张散发出的香味,喜欢翻书页是发出的叽咔声。这时,世事浑然天外,宇宙自在心中。书就是天地,书就是人生。
       没有书,人生能圆满么?失去书,生活会快乐么?父亲一辈,没有读书的榜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是父辈们一生无法逃离的命运。到我一辈,却是书让我有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丽壮阔。但我在这里只能用看书而不用读书来说我的书事,因为在我看来,读书是有目的有功利的必须深入钻研的苦差事; 看书是浑沦吞枣,不求甚解式的,是自娱自乐不求收获不求启示的随意翻翻, 而我正是要这样的如黄裳谈读书所说的感觉:“灯前展卷,漫阅一过,古香袭人,心目俱爽,烦虑都尽。念‘书味夜灯知’之句,不禁怡然有感于心也。”

(《书事》到这里,暂告一段落。写这些篇章,只是一些轶事,不登大雅之堂,只为自娱自乐。)


    
◆那条河两则◆

   (一)
    生命像条河,有起点,有终点,在乎的不是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乎的是它流淌时时而平静时而汹涌的激情和在岁月里滋润出的精彩!——题记
    去年五月,雨水似乎是倾倒下来一样,大地一片汪洋。我担心家里,急拨电话给父亲,不论怎么拨打,语音提示总说无法接通。我左托右托,找到儿时的玩伴,询问他家里的情况,又托他在家就去我家看看,嘱咐我父亲回个电话给我。正当我担心得紧时,父亲来电话了,一开口就说,下好大的雨,家里没事,农作物什么的都没被淹着,就是回家要路过的那条河上的桥被大水冲坏,暂时过不了。我咯噔一下,那不是回家变得困难了?心里一闪,那条正发着大水的河从记忆中慢慢浮现出来。
    那河不大,但在儿时的眼里它很大。童年里,不知它从哪里来,也不知它流向哪里,只知道它的水很深,最深的地方能没过头顶,也很急,我的小脚在河流里很难站稳。它离我家不远,不过在小时候觉得远。每次跟妈妈到河边的沙坝田干活,脑子里就会想着去看看它,甚至想着跳进去游泳。这心思逃不过妈妈的眼睛,她千叮咛万嘱咐,叫我不得离开她的视线,不得到那条河的河边。我当时想,妈妈就是怕我偷懒,不帮她干活。现在想起,妈妈是怕我有闪失掉进河里,那就欲哭无泪,天崩地裂了。我没法逃脱妈妈的监视,只得强忍住。干活是没心思的,眼睛,耳朵不时地搜寻那条河的影像和声音,河的影像看不到,声音却时隐时现钻进耳里,沙沙沙,哗哗哗,嗒嗒嗒,咕噜咕噜,呵护呵护,清悦,低吟,浅诉,悦耳极了,更是引得无法自拔,想着不理妈妈的叮嘱,跑过去看一眼,不过还是没战胜妈妈的话,只把那河流的声音牢牢的刻在心间。
    与河的见面是迟早的事。有些东西在不经意时就能得到满足,就像本来它就在那里等着你,只要你勇敢坚实的踏出第一步。活儿干完了,我的手脚脸也变得脏兮兮的,妈妈牵着我的小手,向着那条河进发,要去那河边用那河水为我洗干净。我们离河渐渐接近,那条河发出的声音也渐渐变大,叮铃铃逐渐变成哗啦啦,哗啦啦逐渐变成轰隆隆。妈妈个头矮小,步子迈不大,我感觉走了好久好久,都看不到它。但路是有走完的时候,就像生活总有它的某个驿站,只要你肯走下去,你总会到达预定的地方,就像现在,我弱小的步伐,终于走近了那条在心里呼唤千百遍河。走近它,河流的声音突然消逝了,它的相貌盖住了它的声音,它的静静的流淌的水,占据了我的心灵,好大河呀,河水好清呀!我呆呆的望着,妈妈扯扯我的手,牵着我蹲在河岸边,示意我把手伸进水里,我照着妈妈的话,小手伸进水里,清凉清凉的,柔滑柔滑的,舒爽舒爽的。妈妈站在水里,用手掬着河水,擦拭我的脸,把我脸上的泥土,汗啧擦洗得干干净净,又把水珠擦干。其实我不想妈妈把水珠擦干,这样我更好的感受河水的清韵。是的,是感受,感受它在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的种子,感受我对它日思夜想现在又真实的亲近它的感觉,感受它的清凉,它的柔滑和舒爽。
    河流它很大,在孩提时代它是很大的,并且不知它从哪里来,也不知它流向哪里,它流动得很慢,几乎看不出它在向前流动,只有一些有石头凸起的地方才看出它没有停留,它是在向前奔流着。我心里想,它要流向哪里呢?河水流着流着会不见了吗?童年的心思是多彩的。现在,我在岁月里淘洗过后,看它,它不再神秘,更不显得大,反而感觉它很小很小,经不起大雨的冲刷,承载不了命运的重扣,你看,在它身上横卧的桥不是变样了么?岁月的洗礼,有时留下的是斑驳,有时是面目全非。
(二)
    那是一条现实的河,每天依旧哗啦哗啦的流着。那是一条不会干涸的河,只在不同的季节里变幻出不同的迷幻的落差。那是一条伴随岁月成长的河,时光不老,时光静好。曾经沉迷于它,喜欢聆听它咕咕的流水声,喜欢剥光自己,钻进它的怀里,尽情游戏,尽情泼洒,与它肌肤相亲,与它相拥而眠。它是好奇,我总猜想它从哪里来;它是理想,我总渴望有一天能从岸的这边到达岸的那边。
    这河流,是童年的快乐与历险。逃离父母的监管,与小伙伴相约,雨季时钓鱼,夏天里游泳。那清清爽爽的水拍打肌肤的柔软,那和缓润滑的水滋润毛孔的清凉,如今只在记忆的深处,时不时会搅动那多情的神经,让你欲罢不能。
    这河流,是少年的理想与追求。曾经在水浅的旱季,挽起裤腿,淌着清凉微冷的流水,实现从此岸到达彼岸;曾经在汹涌的雨季,冒着被激流冲走的危险,依然无惧地横过它的身体。只为要去镇上读中学,不想因此而错过求学的时间。那时雨季,河水暴涨,浑浊,湍急。上学之路必经这里,我们同行的伙伴当时可能意识不到危险,或者是知道有危险也没把它放心上。每个人脱得只剩内裤,把衣服绑在自行车尾,用还没发育的身体扛起自行车,从河的稍上游,横斜着游过对岸。不知是少年不知险还是卖弄聪明,很会计算出要到达对岸的预定地点,那么在这边就要到上游多长的距离。这一算,无意中把流水的速度也算进去了,于是边横跨边被水流冲往下游,等冲往下游后,刚好到达对岸预定的地方。这样的渡河方法,家里人从来不知道,我们几个伙伴也不感觉骄傲,当时只是想着要过河,要去学校,不能耽误功课。即使现在,我依然没有感到在雨季河水暴涨的时候,那样的过河方法会有什么危险。或者是少年的懵懂,或者是少年不识好歹的表现吧。
    这样的渡河方法,我们同村的几个伙伴用了三年,三年里,风雨无阻,伙伴间的互助,互靠,及至后来的情谊,逐渐变得牢固不可催。这是人生情谊的河流!
    其实旱季时,河上面有桥,那是用竹子做成的:把竹子截成三米或四米长的一段,三段竹子并排绑紧做成竹排,在河中间每隔三米用石头垒起一米五高的石墩,两石墩间就铺上做好的竹排,再在浅水的两岸边用石头垒成有空隙能流水的石堤,这样一座简易的桥就修成了。当地人都把这种桥称作浮水桥,因为一到雨季,大水会把石墩冲垮,连竹排也被冲得无踪无影。
    即使旱季有桥时,我们还是时常下河,淌水过河。可能是孩子贪玩的天性,也可能是河水清凉的诱惑,总感觉下水走过去,是一种幸福的享受,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冒险行为。河水冲击小腿肌肉的感觉,细沙摩挲脚底的感觉,甚至鱼儿跟随着,追逐脚步的欢快身影,都显得无比的新奇和快活。
    那就是孕育了快乐的河流,那就是激发了理想的河流。

 
◆河的思念◆
 
(一)
  
    汇聚成河流的清泉,是无声无息的,它从山间,从茂林深处,从人迹罕至的地方,如春蚕吐丝,一丝丝;如清晨露珠,一滴滴,由细变粗,由少积多,迸出石缝,顺着崎岖不平的沟壑,冲破重重的阻拦,逐渐汇成涓涓溪流,汇成汤汤细水,终成这一条生命的河流。
  它是我生命不可或缺的河流。很小的时候,我渴望看见它,但只能听它咕咕的声音;童年里希望投入他的怀抱,却只能偷偷的与它亲近;少年时,可以自由的嬉戏它了,却走进了生命的青葱岁月,它的激扬已激烈的震荡着我的灵魂;青年时,它已不再神秘,也不再不可征服,但它的源头仍实实的占据我的心,探寻的念头从没淹没。只是从没想到,不经意间,命运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毕业分配工作,分到了河流源头的小镇。
  带着激动的心情,打点行装,奔赴即将工作生活的地方。这激动,有由学生转变为工作人员的激动,有走出校门投入社会的激动,更有终于可以一探生命河流源头机会的激动。坐着班车,在摇摇晃晃中,精神却不减一分。泥沙铺就的公路蜿蜒曲折,汽车奔驰过后,扬起的尘灰被风甩向车尾。曲折延伸的公路两旁,渐渐地绿树成荫,空气也渐渐清凉,汽车犹如行驶在深深的沟壑间,左转右转,不断露出一方湛蓝湛蓝的天空,又不断消失在一片片浓阴里。每行过一段,就红着瘦削的脸问旁边的人:这是哪儿,叫什么?有这么快到吗?好在人热情,问得次数多了,也不生气,还是很友好的回答我的无聊的问话。汽车走了四十还是五十分钟吧,司机一个刹车,说到了。
  我提着行李,展望着四周,如同展望我的未来,跨出车门。这小镇与家乡的无什么区别,下车,经过一座桥,桥下一潭深水,青绿黛墨,静静的流过桥孔,我想,这就是那流经我常跨越的那条河的水流吧!过桥后一条不足两百米的街道,两旁建着时而整齐,时而参差的两三层的楼宇,底层做铺面,二楼以上住人。这街道,在熟悉之后,我常和同事说笑,说在街头喊一声吃饭了,街尾也能清楚的听见。到达单位,向主管部门报道,安排好住宿,静心下来想想,这里就是自己未来生活的地方了。那时绝想不到有一天会离开。
  等我离开时,已经是十五年之后了。这十五年里,我对它比家乡还熟悉。哪个村庄在哪儿,有什么特色,我一清二楚。遇见溪流,我总会询问,这溪流流向哪里?得到的答案总是说小溪流,总是向下流。是的,水是低处流,是流向水库。那水库我知道,小时候妈妈说过,她在十六七岁时,正在兴建,那时正是上山下乡的热闹时候,她也有份参加这水库的建设。建设这水库的目的一是消除水患,二是消灭我们家乡的血吸虫,三是发电。现在想想,家的那条河源头的水流到这里,被拦腰截断,被利用一遍之后才安静地继续奔流前进。但它依然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激越,有时温顺,有时又是那么汹涌。
  河流的源头真是在那山间呀!我在这小镇的生活与这山,与这水,与这里的云雾无法分隔,即使现在离开了,它依然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小镇纯朴,人民热情,胸怀如山厚实,如水清柔,如绿葱郁。十五年的工作和生活,如河流平静中有激烈,简单而纯洁,让我的人生也清澈纯朴,让我的生命多出一分念想,一分牵挂。
  家的河流呀,你从青山绝壁间流出来,我先感受了你的清凉,你激起我的渴望,我受着你的润泽,从小到大,从懵懂到清冽,从此,你成全了我从小就种下的梦想,源头是我追逐的繁星,河水是洗净我灵魂的清洁剂。咕咕的流吧,流向远方,流向需要你的地方,你永远忘记不了孕育你的根,就如我永远也忘不了我生活工作的地方一样,虽然回不去了,但回不去的就叫故乡!
  
(二)
  
    又一季冬临。雨水的稀少,砂石裸露出河底,做着散漫的姿态。浅浅的水流映着活泼的鱼虾,它们不怕冷,在寒冷的早晨,依然摆来摇去细小的鱼尾,好像与河面的白白雾气呼应。
  我曾经在冬天挽起裤腿淌过这条河,已经冻得通红的脚没有感觉河水的冷,反而因水和空气的温差让我感到它的温暖。是呀!它温暖!在严寒的季节里,在霜冻的早晨,在赶着上学的冬季晨风中,它依然温暖。淌过了河,如同走出了山里的家,如同走上了梦的征途,如同外面的世界已经将我接纳。河流分割了家与征程,一边是梦里萦绕着的家,一边是奔放的心,可见或不可预见的路程。少年的内心里永远涌动不安分的基因:家是平凡的世界,我要精彩的生活,因而河流阻隔不住梦的延伸。
  其实,河流从没阻隔住什么!它千年万年不变的流淌,小时候它很大,像是难以逾越的天堑;慢慢的它变小,变得不再深不可测,而是展现出了温驯的一面,是因为人慢慢地长大,慢慢的渴望更大的江河,它无声无息地引导我用少年的眼光寻找更大的河流了。哦!它是生命的链接。
  河流链接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童年的急切渴望,涌向少年的懵懂和无畏。少年里没有寒冷,哪怕寒冬赤脚淌过河流,哪怕脱光了衣服跳进河里洗澡,那河水依然感觉温暖,那轻缓的流动依然让人感到抚摸的温柔。记不清有多少次,和着同学在冬季里跳进它的怀抱,搅动它内心炙热,也用少年的炙热融进它的生命里。它是锻造,锻造生命的强壮,锻造灵魂的深刻,锻造梦想的辉煌!
  河流也链接了思念,思念心底永恒的家。壮年追逐世界的精彩却依然留念着家,不时涌向心头的是那河无声的呼喊;中年的坦然忽然懂得平凡的家的魅力,萦绕心间如更浓烈醇厚的酒,于是时不时地跨过河流,重归于梦里萦绕的家。归家的时间很短,然后会再次跨过河流再次离家出发去追逐生命里重要或不重要的东西。这些生命里重要的不重要的都在河流里静静的储蓄着,等待有一天思念的发芽,再次走向灵魂的深处,用欢乐的天籁歌咏,河流就是生命,生命就是河流。
  那条河由西往东流淌,流过山涧,山涧鸟鸣声声;流过四季,四季景色翩翩;流过岁月,岁月如歌殇殇。
  冬季里,那条河不再奔腾,如一匹驯服的马,静静的修养生性。我不知道有多少次看到过它在冬天的神情,每一个神情都带着微笑,每一个神情都是一次美好的相约。河流与我,从来都是微笑相约,从来都是不约而至,我走远,又回来,又走远,又回来,分离既又合着,从没真的离开过。那河流是在梦里流淌着!

 (三)
  
   河流不是在家门口,而是在离家两里外的地方,要遇见它,先得离开村子,跨过一条小溪,翻越一座小山,再走一段平整的道路,然后它就横卧在眼前。这是盼望的河,小时候总盼望有朝一日一睹它的风采,或融入它的怀抱;这是勇敢的河,少年时代无视它的汹涌湍急,无畏地横过它去上学;这是追逐的河,成年后不停地追逐生活的充裕,不停地追逐生命的精彩;这是思念的河,离开它,不久就会思念它,从岸的这边到岸的那边,然后会暂停一切,横过它的身体,走过那段平整的道路,翻越那座小山,跨过那条小溪回到思念的家。
  河流不长,我知道它的源头,也清楚它的流向,以及它追逐的终点。我经过它的地方,可能是它的正中间,是它生命澎湃的时段。它从深山涓涓细流里孕育,汇聚每一股清泉而来,它接纳它能接纳的每一条溪流,它融合它能融合的每一处污浊,它也随便人们分流它的能量,饮用也好,灌溉也好,储蓄也好……它好像只是在发挥它的功能,因为它是一条宽容的河。
  河水流动得很静,或者说你看不出它是在流动,只有当它流过凸出河面的石头形成波纹时才知道它是在流动,是在不停歇的流动。河水也有汹涌的时候,那是在雨季。雨水冲刷下来的浑浊融汇到河里,一波波的回旋着,夹着枯草枯枝枯叶,有时还有整棵的树,极速的飞奔过去。这些年,河底的乱石被清理整顿了一下,河面显宽了,雨季到来,它更显得急躁,流动得更加快速。
  我喜欢它安静的样子,走累了,在某个旮瘩角落停歇一会,旋转一下身子,再向前走;走得急了,向某块石头借借肩膀,停靠一阵,喘口气,减缓一下步履,然后继续向前走。河流其实一直都是这样子,在没有坡度的地方,在没有石头阻碍的地方,在不是雨季的时候,它一直静静的流淌,正如生命大多数时候是平静的一样——在生命的旅程里,极速,或是昂扬的终究时间不会太长,更多的是安静的享受和温柔的品味。
  河流的使命终究要告一段落,它终于流过它应该流过的路程,它终于找到它能依靠的更宽广的胸怀。在它生命的沿途里,山峦青翠,曲折离奇,风景如画,它容纳了靠在它身边的人,它接纳了人们对它的赞美,对它的污染,甚至对它的迫害。现在它汇入更大的河流,或许会轻轻的嘘一口气,开始过自己轻松的日子,开始自己的另一个旅程。
  但它在我心里没有终点,它的流动依然咕咕,它的风景依旧如画,它永远包容,勇敢,清澈,追逐,就如夏天夜空中的星星!

  
     ◆书事(三)◆

    儿子问我:要写《我和书的故事》,这样写行不?一、写怎么样得到这本书;二、写读这本书的过程;三、写读了书之后的感受。我淡淡的回答:行。是的,获得一本喜欢的书,是一件特别高兴的事,获得书的过程,就像是登上高山看到日出的壮丽景色之后的美妙心情。我故意淡淡的回答,其实心里又何常不感慨万千了?
  书是美好的,书香是醉人的,书里的黑色字迹就如春天里盛开的花朵,灿烂绚丽。每当遇到喜欢的书,都会有据为己有的欲望。儿子很幸福,他喜欢的书,只要开口,我都毫不犹豫的满足。仔细想想,原来,满足他的购书欲望,其实也是在满足自己少年时的欲望。自己学生时代,看到喜欢的书想买,那可得好好掂量掂量,要算好每月的伙食费,精打细算怎么节省下来,存够那本书的价钱。
  这一算计,我从伙食费里克扣出了四大名著,克扣出了列夫?托尔斯泰,屠格列夫,司汤达,巴尔扎克,……克扣出了鲁迅,郁达夫,沈从文,王蒙,……最激动的是放弃了一次旅游的机会,用这笔钱买到了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和纪伯伦的全集。那段时间,我的世界没有其他,整个世界都好像装在我的心中。买回来后,自习时读,晚上熄灯后打的手电读,更甚的是吃着饭的时间也不放过,都得如痴如醉,天昏地暗,眼里只有书本,再没有了天地。为书中的语言迷惑,为主人公高兴伤心难过。偶尔离开书,回到现实,已是恍如隔世,或阳光刺眼,或天阴阴沉沉。
  得书艰难,读书也不易。用老师的话说,是不务正业,不学习谋生技能,却看一些不等用的东西。我点头称是,不敢开口反对,只在心里不以为然。于是就偷偷的读:自习课时,课本低下放着书,只留两三行,读完这三行,再移动课本,迷惑老师。(其实老师也可能知道,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晚上熄灯了继续,用手电筒,躲进被窝里,尽量不让手电的光射出,否则被生活老师看到,第二天免不了点名批评。这样一读有时读到天亮,有时读到电池没电,即使没睡到觉,也不觉得累。
  买喜欢的书是靠克扣伙食费买的,读喜欢的书是靠克扣学习正业的时间,睡觉吃饭的时间读的。用这样的时间,巴金的《家》陪着我走过了《春》《秋》,徐志摩带着我游览了康桥的花园,沈从文的湘西风情令我陶醉,鲁迅犀利的笔锋侵染我的心灵,钱钟书《围城》的幽默讽刺语言引得我哈哈大笑……
  儿子说,《我和书的故事》不难写。我说是的,你会写得很好。他用了不到四十分钟就写出来了,我不知道他写得怎么样。我只知道,对于我,书的故事其实是无法诉助笔端的,因为它来的不易;那种感情是一点一滴慢慢沉淀的,因为它伴我走过整个童年,少年,青年,现在正走向这个迷惑的中年。




2017/9/6 22:51:52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675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2495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