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 忘川(外八篇)
 
忘川(外八篇)
  文 / 明续
  


    古希腊神话里有一条河名曰忘川。人在经历过艰难跋涉,饥渴难耐时遇到它,抵挡不住诱惑,迫不及待的喝水,就会忘记以前所有经历过的事。
  这是《涉过忘川》的内容。这个夏天,在孤独中,它伴着火热的阳光,枕着满天的繁星,完美着人生的旅途。春,不会错过它艳丽的色彩;夏,不会随着太阳西沉失去它热烈的心;秋,来了,用小草的枯萎,用色彩的消逝,用黄叶的飞舞,走进堪蓝的天空。只是情不会逝,因有书伴着思绪在夏日里飘絮。
  拿到书,迫不及待的拆封,迫不及待的阅读,而慢慢的被吸引,被感动,然后是字斟句酌,锱铢必较的读,心随作者的笔端,随作者的喜怒哀乐滚动,一遍一遍又一遍,总是扪心自问,忘却,能忘却?忘记不了的。 过眼云烟的是因为没有留在心底,曾经藏在心底的,阳光合适时候,会一点点浮现。
  于是,想起了童年,那些阳光灿烂没有忧虑的时间。钻进茂密的树林,透过斑驳陆离的光影,倾听蝉鸣鸟啼;爬上葱茏的大树,采摘不知名的野果;跳进清澈的河流,与鱼儿翻腾雀跃。童年里,留下的是快活,是欢乐,是甜美!
  于是,想起了母亲。童年里,母亲的美丽,母亲的温柔,甚至是母亲的责骂,都带着满心的柔情。这些能忘掉么?
  “那片黄瓦蚀刻我的生活,在那里蚀出一个刻度,就像曾经的火苗在我的生命里留下的刻度,两个刻度相隔的距离,丈量着我的生命。”(《黄昏》)母亲与我的刻度是多少?一个生命的距离!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到,乌苏娜越来越深地陷入昏聩,她记不清自己的年龄……她再次悲叹:“时间像是在打圈,我们又回到了刚开始的时候。”经历过的,能忘记?马孔多流行遗忘症,先失眠,继以失忆,村民为对抗遗忘症,到处写字,写在日常生活用品上,写在手上,脚上,额头上,试图挽救记忆,甚至想造出记忆机器,帮助人们复习。事实上,记忆是不会死的,正如母亲给予的生命,是母亲希望的延续。
  忘却,实为记住。那些能让你忘记的,其实是为了让你记住那些已经铭刻于心底的。“那一行魂灵之中,有一个人拒绝遗忘,拒绝饮下河水,柏拉图,苏格拉底称他为勇士。”忘川没有玷污我们的灵魂。
 
                             
 
    ◆圈子,娱乐罢了◆
              —— 读余秋雨《君子之道》
   
   《论语?为政》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余秋雨是这样解释的:人们进入群体……自然会着急地物色几个朋友……有些人会把这个过程当作过渡,朋友的队伍渐渐扩大,自己的思路也愈加周全,这就在人际关系上成了君子;但也会有不少人把自己的朋友圈当作小小的“利益共同体”,与圈子外的多数人明明暗暗地比较,对峙。实际就是说,小人是在勾结于一起,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即称为“结党”。结党与营私相连,却是罔顾了全体的利益,膨胀了个人的愿望。 
  古往今来,实则有很多这样的关于圈子的事例。宋代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激烈斗争,明朝中后期愈演愈烈的党争,死了多少文化名人?二月河《康熙王朝》里描述的明珠和索额图之间的争斗,到最后只落得身陷牢狱,两败俱伤。
  这些就如现代人所谓的圈子。这些圈子以兴趣爱好牵连在一起的,开始以纯洁行进,后来慢慢的变质,进而进行一些不能见光的勾当。法律称为结党营私。
  社会的圈子无所不在:大到国家,一个行政辖区,小到一个自然村,一个小单位,都分门别类,划出势力边界,在这个势力范围内,掌握着实质权力即握有利器的获得的利益就多,久而久之成为了一方霸主,俗称土皇帝。这以后都只为这个圈内的个体谋利益,而罔顾了这个圈外的大多数人的生存利益和进步空间。
  圈子,势力范围,可以保护个体,却在它发展的进程中走偏道,太过强调本圈内的利益,处处与外界比较,以掌握更多的资源而倾扎他人,最后却无法为工作,生活服务。圈子里的人也慢慢成了小人,而无法升格为君子。
  君子,固守自己的准则,在固守过程中保持着人格的独立。他怀柔天下,心忧国家,“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其人格的具体反映;心胸坦荡,气吞河山是其坚贞的真实表现。苏轼,既不赞同王安石太过激进的变法思想,也不满司马光过于维护保守派利益的政治主张,所以被一贬再贬。但他坚守自己的人格独立,才让我们今天领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独特视角;才让我们感受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奇景观;才让我们品味出“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的英雄气概;才让我们追求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宠辱不惊的旷达精神。没有苏轼的人格独立坚贞,我们能读到这么好的诗词么?
  君子坦荡荡,站成人,站成自己就是。圈子,不过是娱乐罢了。


 
  ◆我们仨◆
          ——从容淡定的曼妙风景

     生活或许是一场苦难,生命却是一次从容。苦难的生活,造就了从容淡定的生命,这得有多大的坚强呀!最近从报纸网络知道她的点滴事项,知道她最新的也是最后的文章,心底就日思夜恋的不能忘怀,想着非找来读读不可。这就是杨降的《我们仨》。没见到书的庐山面目,已是千里思君,望断天涯了。
  初识杨降,是在钱钟书《围城》的附录里。兴味盎然,哈哈大笑中读完《围城》,感觉不舍,继续把后面的附录细细品读。这附录就是杨降的手笔。当初喜读,重点不在杨降,在《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希望通过杨降的对《围城》的注解来了解钱钟书的家世和写作《围城》经过。对杨降为什么能写得这么详细并没细究。惟有一点印象深刻,她的文字是那么平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刻的理论,让人读得轻松,即使再大的事情,她娓娓叙述,随和平静自然之气也如羚羊挂角,不着痕迹地扑面而来。读她的文字,即使是苦难境地的描述,也看不出悲愤不满的情绪,有的是随遇而安,随境而静的淡定。这样的一个女性,令我联想起另一个有共通点的女性——冰心。冰心的文章,我想用两个词形容:淡雅,纯洁。读冰心,如沐春风,如浴朝露。而杨降则是从容淡定。是的,杨降的文字是从容淡定的,她的人生也是从容淡定,她一家三口,遇事冷静处事不惊也是从容淡定。细细品味,原来她一家就是一个整体,就是一种从容淡定化身。
  找到《我们仨》,心急中告诫自己,这次读它,一定得掩住激动的心绪,一定得放平心态,一定得从容不迫的读。于是我压住情感的起伏,翻看书籍,一句句,一行行,一段段的读。那篇《我们俩老了》,叙说的梦境就是生活:两人搀扶着走在路上,突然钱钟书不见了,她大声呼喊,突然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钱钟书醒来安慰说那是老年人的梦,她却认为是万里长城的梦。那篇《我们仨走失散了》没有失散别离的悲伤苍凉,只有古驿道沿途让人不尽怀恋的风景;没有即将人鬼永隔的戚戚切切,只有崎岖小道上互相搀扶的蹒跚步伐;没有今日思君明日不知能否再见的凄惨不忍睹,只有湖边渡船里默默无语双手相握的静静依偎。那篇《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正如杨降所说,“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她留下来是在为钱钟书整理后事,她也在寻觅归途。
  没有深挚的感情,哪有如此从容淡定的失散。钱钟书曾说,杨降是他的妻子,情人,朋友,战友。钱钟书的一生,是杨降一生的幸福,或者用最俗气的说法,钱的成就,是杨降从小家碧玉变成钱钟书的妻子辅助而得的。
  再回到《围城》的附录,杨降对钱钟书的了解如此详尽,正是因为她对钱钟书那种深挚自然的爱的体现了。他们初见时,钱钟书说:我未婚。杨降说:我没有男朋友。后来钱钟书说:在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在你之后,我不再想结婚。这或许是一见钟情的最好注解吧。
  《我们仨》文末处有这样的句子:“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是的,那个称作“我们家”的寓所,是旅途上的客栈,生命的从容与淡定才是一道曼妙的风景线。


 ◆又读秋雨◆

   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从《霜冷长河》到《借我一生》,从《千年一叹》到《君子之道》,到现在《行者无疆》,余秋雨的感慨从没偏离文明两个字。文明,是我们所居住的地球的进步的象征,是我们人类进化的内涵表现。
  《文化苦旅》,作者呈现一幅幅文化人格图,这些一幅幅图,没有卑劣,没有好坏,只有对不尊重的批判。不管是平民百姓,不管是盗贼娼妓,不管是帝皇将相,还是僧道释儒,文化将一视同仁。文化是一个个个体,文明是由个体融汇而成的整体。曹子建陶渊明谢灵运建构了魏晋南北朝优秀小品散文的抒情文风;李白杜甫白居易顶起了盛唐诗歌的天下;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制造了整整两个宋代的豪迈与婉约的对峙;而一部《红楼梦》,则使明清两朝的文学攀上巅峰。是的,单单的一个个体,无法打造出整体的文明,只有由这每个独立的人格引领时尚,带出一片优秀者,才能辉耀整个时代。
西方也一样。《行者无疆》叙述作者游览考察欧洲文明的思考。欧洲文明不同于亚洲,不同于中东,当中东战火纷飞,文明陷落,欧洲依然以她既定的步履前行,这种前行表现出来的是发达的经济和传统文明和谐相处。在欧洲,作者行经的城市,即透出经济的优势,又深藏文艺复兴的底蕴,这是文明与经济高度发达呈现的最和美样式:斑驳的城墙、十五世纪的建筑、看起来破旧的门窗,但当门被打开,开出的华丽跑车,车上坐着金发碧眼的时尚女郎,会让你有什么感受呢?这一切,恍若穿越时空:文明是不分时间,不受环境影响的。
  时间是一切旅行的起点和终点,在斑驳陆离的文化痕迹面前,人实在算不上什么!只是时间和空间罅隙里的一粒尘埃罢了。时间沉淀成文明,于是在一切可以回忆的过往里,都会留下文化的足迹,足迹大多了,重叠了,就成了文明。我们在时间的线上根本不算什么,对于漫长的岁月来说。我们平时可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可能认为自己天下第一,高人一等,可是能在时间线上留下哪怕是尘粒大的痕迹吗?
  我读《文化苦旅》时,常常想,我们有诗歌盛唐,有以文治天下的宋朝,这些是经历几代文人不懈追求形成的,期间缺了某个点,都无法形成;这些是以那些正直,无私,勇敢的先人终其一生的理想,日积月累,告慰时间,告慰历史的。
  时间线上的文明,几经周折,或被劫掠,或被盗卖,或被破坏。在政权风雨飘摇时,谁会顾得上文明,谁又能顾上文明,所以敦煌莫高窟的文明钥匙掌握在一个不识字的王道士的手里,中国恨他,中国的文化人恨他,研究敦煌的专家恨不得把他煎了炒了吃。可英国法国葡萄牙意大利的专家称他为英雄,是二十世纪文明的传播者。
  欧洲的文明,参杂着东方古老帝国的魅影,参杂着旅行者投射的线条。但是,他们做得比我们好。
  余秋雨先生的《行者无疆》,行走在新兴城市,行走在古文明的遗址里,行走在高山深涧中,行走在人迹罕至的地区,不时停下来想想,我们遇到了文明,我们在享受她,也在消耗她,破坏她,可是我们也使她不断地进步和提升,互相促进着也抑制着。文化需要包容,包容她的高层次,包容她的精致,也要包容她的通俗和浅薄,毕竟,世俗的眼光占据先天的优势。当高层文化过度张扬也会产生垄断,相反,世俗文化过度普及,也会让民族失去美的享受,失去创造力。正是这种既促进又抑制的相互包容,文明才可以在其中的喘息间隙里进步,行者才无疆。


  

 ◆ 追回失去的纯真,追逐光明和自由◆

  “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
  然后我转过身,我追。
  它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它没有让所有事情恢复正常。它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
  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追风筝的人》

  偶尔看到这本书,带着试试的心思,随便翻阅着。是的,没有激动,不带期望,就这样静静的翻阅。
  阿米尔在墙角偷偷的看着哈桑被阿塞夫侮辱,他以为哈桑不知道,但他知道哈桑是在保护那个蓝色的风筝,有了那个风筝,他,阿米尔,就能得到父亲的关怀,就能得到父亲的爱,哪怕只有一次。他任由阿塞夫侮辱哈桑,没有出来帮忙,这样他也得到了愧疚的相伴,这种相伴可能贯穿一生;阿米尔把钱放进了哈桑的被褥里,冤枉哈桑偷窃,父亲不是最恶偷窃么?这样父亲就会赶走哈桑,阿米尔得尝所愿了,阿米尔背叛了哈桑,可是也把愧疚的心魔放进了他自己的心间。
  人性本来就是复杂,世界也是复杂。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多多少少会看不起地位低的,所以总会不经意的去嘲笑伤害,可是另一方却无条件的维护着优势方,因为他总是那么纯真,他的内心总是那么光明,他心中总保持他的信仰,并且终其一生。
  阿米尔童年时的背叛,让其用后半生追悔,这追悔就是追回,追回哈桑对他的“为你,千千万万遍。”追回曾经的纯真,追回失去的光明。可惜,阿富汗失去了信仰,失去了人性,失落了文明的尖塔。他经历千难万险,知道哈桑被塔利班枪杀了,哈桑的儿子成了他追逐的风筝。人性如此,阿米尔无可奈何,我们无可奈何。一个千疮百孔的祖国,一个无可救药的祖国,一个丧失文明,充满野蛮,充满罪恶的祖国,已经无法,也不会去保护它的国民。
  还好,阿米尔带回了哈桑的儿子。阿米尔的光明回来了。阿米尔的信仰重新找到了归宿,哪怕这个归宿依然会漏进风雨,哪怕弥补的过程会漫长,甚至是永远,至少,人性已经复苏,光明即将来临。
  我们总会有那么一两次不负责任的做错事,总会在或故意或无意中伤害到无私对自己好的人,总会在心中不平衡时放出自己心底的魔鬼,然后,我们再用尽全身的力气去追回心里的善良,追回曾经失去的光明自由,即使已经无法完完全全的做到,但也不会放弃。所以作者卡勒德?胡赛尼在篇末只写了两个字:“我追。”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译者李继宏如是说。
  合上书,我默念着这句话。


  
◆阅读的美◆

   读好书,也就是读真实的蕴含着真挚精神的书,它是一种崇高的锻炼 ,需要一个人耗费精力去超越现时代的任何一种锻炼。
                                 ——《瓦尔登湖》
  这本书读了三个多月,现在读到第十章《湖》。读得慢的因由,我细细归纳了一下:一是没时间,二是读这类书得有同类似的心情,三是在慢慢享受。第一点,是借口,第二点也不太成立,第三点,好像是在赞扬自己的品味。所以三点都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真实的是自己不是很能体会作者的感受,没有身同感受的体会。《瓦尔登湖》,语言朴实,描写细腻,作者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崇高,对于我这个水平低,能力弱,趣味俗的阅读者,是很难融入作者描绘的美境里的,只有在有心思时,才记得拿起读它几页,心情消失,又把它扔在角落里,任由它积满灰尘。
  当初兴趣盎然的搜寻到这本书,就是因为心情正好想去感受作者笔下纯净的美。但是,原来自己并不具备这种纯净,自己同样被世俗污染,难以静下心去享受瓦尔登湖的景色。我们说我们从书籍里获取美,享受美,让书籍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变得高尚,但是前提是当一本高尚的书摆在你眼前时,你能从中体会出它的高尚才行。我自问所受的教育难以从书中品出它所蕴含的美及高尚情操,我读它,就如我说的是因为我喜欢它正好与我的心情切合。
  有时,我拿起书,可能我那时的心情是适合读这本,放下它,那说明我的那种与书中感情吻合的心情已经溜走了。有时,我努力的寻找某本书,那是我此时极想阅读这类书,或者正好想从作者那得到这类启示。有时,我硬是强迫自己把某本书读完,虽然读下去了,也读完了,但是却不知读的什么。这就是我的读书。
  夜深人静,月明星稀,泡一壶茶,品着茶的清香,翻着书页,是阅读的享受;狂风怒吼,暴雨倾盆,躺在沙发上,拿着喜欢的作者的作品,与作者在凄风苦雨中神聊,雨声风声会消逝与天际;热闹吵杂,琐事缠身,偷偷地放下所有事情,手捏书页,用文字阻隔烦躁,用故事冲击繁杂,整理出心灵的纯净。这是书籍带给我美感。
  《瓦尔登湖》的美,如我渴望自然山川的空灵之美,如青翠欲滴的小草树木之美,如清波潺潺的溪流之美,这都是生命的美。

  
  ◆纯粹◆
       ——读《瓦尔登湖》

      其实说到底,自己还是喜欢简单。简单的生活,简单的人际,简单的思考。所以对《瓦尔登湖》那简朴清丽的描写爱不释手,好像连自己也跟着作者,生活的瓦尔登湖旁,自给自足,与世无争。
  “风乎舞雩,咏而归。”我们在自然的流淌里寻找心灵的纯净,却不小心需要经历一番的探索,蓦然回首时,才发现最真最纯的一直没走。
  曾读过一个印度的故事,说一富翁在恒河边看到一钓虾人 ,观察良久,发现钓虾人每天只钓起三五只虾就走到一间小酒馆,买二两酒,边温酒边煮虾,待酒和着虾下肚,便悠哉悠哉回家,第二天复是如此,富翁又发现此人只是一个穷人。于是问这钓虾人:为何不钓多些虾,拿去卖,赚钱,以后可以好好的享受生活,每天可以在酒馆里喝酒?钓虾人反问道:难道我现在不是在酒馆里喝着酒,享受着生活吗?
  我们承认,印度人的懒散在世界是出名的,这里我们忽略不计。但经历一番无谓的挣扎后又去追求最初的朴实,不是显得画蛇添足吗?
  追逐繁星,不成想最亮的就只一颗;追逐大海,不成想最清澈的就是溪流;追逐名利,不成想守住本真才是真理;追逐不属于自己的,不成想最珍贵的已经握在手中。
  梭罗的精神境界高尚纯洁,他看清世界的本质,不喜热闹,不逐名利,不惧艰辛,为靠自己,自立更生,或许这是人生的自然之美。

  

    ◆  自省与观照  深刻与朴实  ◆
                    ——《蒙田随笔》的精髓

   人一生要经历很多,如懒散,撒谎,善恶,节制,交往,饮酒,唱歌,意志,感情……这一切,显得复杂但又自然。生活或许应该如此,在生命过程中经历这一切,又在生命过程中自省和观照这一切——自省和观照内心,为未来反省。斯蒂芬?茨威格说,能够欣赏《蒙田随笔》的真正价值,年纪不能太轻,人生阅历与挫折也不能太少。我其实也一样,所以在蒙田的笔下,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观照自我,常常为蒙田的真诚感动。
  生活,不管怎么样,它表面看一切是平静如水,即使心底暗流涌动,别人也未必理解。但正如心理学说的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的道理一样,自省内心深处的丑恶,观照自身的虚假,是一个人真诚的表现。“相信他人正直,不啻是在证实自己的正直……”,“不是人家认为他快乐,而是他自己认为快乐才是快乐。”(《善恶的观念主要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看法》)其实我们常常被外界左右,当别人认为自己快乐时,自己也认为自己快乐,这是一种假象。真正的快乐是自己的,别人感受你的快乐只是表象,并不能深入内心。痛苦,悲伤也是如此。
  我喜欢独处,在静静的时光里任凭思想自由飞翔,在静谧的时候思想自己,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读几页书,在文字的引力下与作者,与书中的人交流。“跟书籍打交道是第三种交往,更可靠,更取决于我们自己。”(《论三种交往》)蒙田的思想从生活的经历凝结,恰如其分。我的感受亦是如此。人性的弱点有时会在关键时刻超过所受教育,变得粗野,自己的心灵别人了解不了,自己也无法看穿别人的心理。虽然人性本善,但也有尔虞我诈;虽然互相帮助,但也有互相拆台;虽然团结协作,但更多的是单打独斗。书籍却是靠自己当时的心境来感悟,当时你感受到它精彩,它就精彩,你感受到它真诚,它就真诚,你是善良的它给你表达善良,你是圆滑的它给你表现圆滑。书籍绝对不会骗你,只会随你的心意陪伴你。
  生活需要真诚,生命更是需要真诚。真诚的活着,真诚的工作,真诚的交往,真诚的开心快乐痛苦悲伤。读《论悲伤》,我用一句话写感受:小悲者,大声恸哭,大悲者,失声也。这是情感丰富的年龄段所必须的,人到中年到老年,性情平和,就很少陷入这么强烈的情绪中,变得麻木愚钝。这时人应该处于真诚阶段,无畏无惧世事难料,无畏无惧生活艰辛,无畏无惧感情起伏。蒙田真诚的生活,更用真诚的思想剖析自己,因为“说谎确是一个令人痛恨的恶习。”(《论说谎》)
  《蒙田随笔》里,蒙田用朴实的笔法深刻地反省自己。生活难道不是朴实又深刻的吗?生命难道不是朴实又真诚的吗?我们生命里的一切可能无法始终如一,但每一刻都是崭新的,深刻的,真诚的;我们生活中可能有时候会馄饨度过,可能平凡朴实得忽略不计,但都是崭新的,真诚的。他在这部随笔里,真挚的反省自己,更是真诚的劝解读者世人,真诚的用途。
  没有经历,成就不了平凡;没有自省,人性如何向善?或许真诚相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心会平静,生命会更加踏实。蒙田用他自省的心,闪烁思想的火花讨论着人性,讨论人生,讨论生命魅力无限。可是,我们总总会在生活中遮遮掩掩,“防人之心不可无”,“见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在我们的骨髓里生根发芽;“奸诈圆滑”,“背后捅刀”,在我们身边大行其是;坑蒙拐骗,偷盗抢劫,在我们的世界里无处不在;欺上瞒下,唯利是图,争风吃醋,在我们的生活里随处可见。我们体会着善,践行着善,可能也助长着恶。可我们能怎么办,我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善。
  读这本书,严格说是一天读一章,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夜深人静时,泡一壶茶,翻开书页,安静地默诵文字,蒙田的思想随着文字熠熠生辉。时而翻回开头,时而极速浏览,掩卷沉思,为他的文字倾倒,为他的思想鼓掌,似是与他在秉烛夜谈。



  
   ◆用冷峻的文字回忆过去的沉重◆
                  ——余华作品

   2017年新年前后,跟随儿子读余华的作品,阅读过程快乐并痛苦。快乐是为儿子鼓掌,他一个初一学生,能从作品中受到震撼,文学的力量在他心底滋长;痛苦是被作品震撼,被余华的笔调,被书中故事,人物命运折磨。阅读了五本,在这过程中写下了读后感。

  许三观的善良
  在国家落后,贫困的境况下,个人是无法超越这种境遇。许三观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当时社会中千千万万的一个,没办法只好去卖四百毫升血换35块钱,别小看35块,在当时抵得上一年的总收入。
  许三观,一个蚕丝厂的送茧工人,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希望。当路遇两个卖血人而学会卖血时,他的希望得以实现,娶媳妇生儿子。可命运喜欢作弄人,他第一次卖血娶的媳妇先跟他人好过,生下的第一个儿子不是他的,他愤怒,不平,他怨恨他的妻子,他厌恶他的第一个儿子。三年困难时期,为了老婆和自己的孩子吃上一顿面条,他再次卖血,但是他的血换来的钱只给他亲生的儿子用,而大儿子没得用。大儿子想不通,离家出走了,虽然找了回来,但也让许三观心底的善良受到滋润。第三次卖血的钱给了他的暗恋,这与其说是报复妻子,毋宁说是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当初应该娶而没娶,现在不能给而给,实在是人性的复杂。这样对他自己,他妻子都公平。生活需要继续,灾难不会走远。
  不是自己亲生的大儿子得肝炎病,许三观再次卖血,一个月内卖四次,只为凑钱救儿子,即使因卖血晕死也在所不惜。
  在许三观的骨子里,血是人的精神气,卖血得到的钱就是血汗钱,血汗钱就要用在自己的亲人的身上。可他违背了这条。他的血汗钱究根究底没用在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身上。在他的骨子里,他最有作用的就是他的血,当他年老时想通过卖血再吃一碟炒猪肝和二两黄酒而没人要他的血时,他突然无法适应突然疯疯癫癫,突然感觉到自己无用,突然想到要是家里再出现困难他无法再次卖血来解决该怎么办,这是多么的可悲呀!社会贫穷落后没有丧失他的善良,感觉自己无用才会让他失去精神。
  刚读到第一次卖血,我胃翻腾,直抽筋,不满作者带给我的恶心感受。到最后,作者却给我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良知及作为丈夫、父亲的责任和形象,或许我这篇不应叫许三观的善良而应该叫许三观的责任。
????????????????????????????????
  “陪读”
  2017年第一本。184页,臭小子用了不到半个下午读完,我从晚9点半看到现在凌晨1点20分。所以我起题目叫“陪读”。
  “活着”,不是别人眼中看法,不是别人口中的评论,是经历者本人的幸福,是苦难后的超脱。即使是身边的至亲先自己而去,那又有什么呢?在那个颠倒黑白的时代,先自己而去的人已经孝顺过自己,已去的人曾以善良,真诚,孝顺示人。活着,不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吗?
  徐福贵,社会低层的人。年轻时放荡,败家后承受起从未承受的苦难。这苦难是他的责任,是他的忍受。我们常常想到生活的美好,可实际是看不到他人现实的残酷。所有的经历都是过眼烟云,在时间的河流里,寻不出一丝痕迹;在短暂的一生中,漾起的涟漪也不会长久的留存,唯有对苦难的抗争,对时代制造的不平的承受能力,以及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才会感到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人的感情复杂,有势时,无所畏惧,不顾后果,失势了,能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主人公徐福贵的一生正是这种复杂的表现。在那段是非不分,在那段荒诞的时间里,他保有着活着的动力,他忍受着苦难的摧残,即使儿子死了,即使女儿死了,即使妻子死了,即使女婿死了,即使外孙死了,他还有一头老牛!
  作者在一篇序文里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生命的姿彩,在于一个人承受的能力,活着,在于一个时代造出的环境令人经历的苦难。这次阅读是残忍的阅读,是苦难与幸福,是暮色苍茫与黎明之光。
???????????????????????? 
  《第七日》
  这本书是以期末考试来临,从我家小子书包里截留下来的。其实他已经读完一遍,而我花了三个晚上,读读停停,不能流畅的读下去。荒诞无稽,残酷无比。这是我读完后下的断语。
  这周末,小子回来再读了一遍,然后问我读懂了吗?我说读懂了,作者表现了现实的残酷。他说他没读明白,怎么说是残酷了?是不是指作者追求平等?我说对,是表现了这个意思,你看,作者以死去的人诉说社会现实对处于底层的人的不公:第一日,“我”死去,买不起墓地,无法烧掉,只好成为孤魂野鬼到处游荡;第二日,写“我”的爱情,虽然彼此相爱深刻,但敌不过金钱,最后也只能分开,死后也只能在另一个世界匆匆见一面,一个有墓地,可以安息,而“我”依然游荡;第三日,描述“我”的身世,被养父捡到,却也因“我”让养父终身无法结婚,造成养父凄苦的一生;第四日,写“我”听到的爱情故事,刘梅和伍超一对洗头工的悲惨生命;第五日,写“我”遇见因强拆被房子压死的一对夫妇;第六日写相当于“我”的母亲李月珍因发现河里飘着二十七个死婴而被车撞死;第七日描述了“我”在游荡中发现了无处安息的孤魂野鬼的安息处所——美丽平和,与世无争,如桃花源般。这里是“我”向往的地方。其实也是作者表达的含义。正如小子所说的平等。
  人死后,要经过七日,才能到达极乐世界,在封建迷信里称为“头七”。《第七日》!是欲火重生,是凤凰涅槃!这是经历苦难后的飞天,这是经历绝望后的希望。现实的残酷,并不代表生命的无意义,反而衬托出生命的伟大和它的独特。
  我家小子能读到平等的含义,这已经不错了。人生而平等,追逐梦想的脚步从没停止,而对生命不尊重或丧失尊重性,就会造成人性堕落与人格扭曲。情感是真诚的,生命是无欺的,人性是高尚的,残酷的现实永远也改变不了这些。
  活着并不绝望,感情也不荒诞,现实有喜剧有悲剧,有灯红酒绿有断壁残垣,但“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人人死而平等。”
  小子说我读书不够认真不够仔细,看来他没说错,其实我读得也不够深刻……

  约会
  这是时间的约会,与曾经出现过的叙述约会,与作者与书中人物的约会。作者在序言里如是说。我说这是与生活,与生命,与阅读的约会。
  这是第四本余华的小说。我曾经因为喜欢某个作家的书而把他的作品通读一次,开始是纪伯伦,后来是巴金,鲁迅,后来是王蒙,贾平凹,路遥,再就是金庸,古龙,甚至是琼瑶,或者是列夫托尔斯泰,工作后读余秋雨和倪匡的《卫斯理》。现在机缘巧合,受儿子影响,读上了余华。
  读纪伯伦,其实一点也没明白讲什么,只知道他很有名,他的诗,散文充满人性,充满对生活和自然的赞美。读巴金鲁迅王蒙是被他们的语言的锋利折服。读贾平凹是因同学的推荐(说起同学,得感谢他,我阅读的深入有他一半的功劳。)读金庸古龙,先是喜欢打打杀杀的场面,后来喜欢上侠义精神,现在是从中读出道理。读余秋雨,是因为他对中国文化的思考深深吸引我。现在读余华,经历生命淘洗后,岁月侵蚀后,略感沉重。前面三本如此,这次的《在细雨中呼喊》亦是如此。
  所以我用序言里的词“约会”作为这篇读后感的题目。首先是与作者约会。作者作为六十年代的人,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辉煌,堕落,无耻,混乱,反正和新生。也见证了人性的善良纯朴,暴戾沉沦。作者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叙述了那个动荡不安时代的一切:生存,生活,生命;人性,人情,人生。这本书,作者写了父亲孙广才骄傲又彻头彻尾的无赖,写了柔弱的母亲的在弥留之际的暴发,写了“我”经历的丰富多彩而又不幸福的童年,及童年岁月里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这是与作者的生命过程约会。
  其次是与时代约会。在那个贫穷落后的时代,造就了一群精神贫穷的人,他们为生存为生活不择手段,如孙广义之流;为拔高自己不惜蹂躏他人的尊严,如孙光平;为保存自己的颜面残忍的诱骗孩子,如张青海……
  最后是与时间、与自己的过去约会。时间如细沙,抓在手里,也会从指缝间漏走,松开手,它就散开,一丁点成团的意思也没有。人生在时间这堆细沙上独自承受风霜雨雪,渐渐消失掉,不留痕迹。而过去则一去不复返,空留凌乱迷糊的记忆在风雨中飘摇。作者体谅同情那个时代的卑微的生命,所以当一个人死了,他用“一劳永逸”来形容。也赞扬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所以他用亲身经历者的感受去感受那个时代的人的经历,并且不作评论。
  人生有多种姿势,生命只有一段路程。和风细雨,暴风骤雨,凄风苦雨,全由生命的状态启迪。而记忆是一种约会,与以前的自己约会,与过去的内心的自我约会。
  这次阅读余华是和我家小子一起的,他读《兄弟》,我读这本《在细雨中呼喊》。他先读完,我问他讲什么,他说讲了两个主人公走的两条不同的人生路。我也把我读到的告诉他,但没有现在这样详细。他催我快点读完,他要读——我们换过来读。这也是“约会”!
                           
  《兄弟》——荒诞的时代,惨烈的命运
  这是两个时代的呈现:前一个是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命运惨烈;后一个是伦理颠覆,浮躁纵欲,众象万生。
                      宋凡平和李兰
  读前一时代,我看到了人性的朴实无华。宋李两人的二婚爱情没有杂质,如春雨潮水席卷,把贫困和人性冷漠搪塞得躲躲藏藏,也正因为宋李爱情的纯真,让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爱恨情仇交织,显出文化大革命时代的精神狂热,那这种狂热的表面下,涌动着人物命运的悲惨。宋凡平,今天还是扛着大旗站在队伍前头的文化大革命者,明天就成了大革命者的革命对象。时代让宋凡平与李兰的爱情看起来不食人间烟火,时代也让两人的世界从快乐走向残酷,宋的命运决定了李的命运,宋李的命运决定了李光头和宋钢的命运。
  我钟情于宋凡平,他爱李兰,爱得彻底,爱得无私,爱得没有人间烟火。我敬佩宋凡平,他无私的爱让宋钢和李光头的凄凉童年短暂的拥有快乐和幸福,他在被打倒前和被打倒后,在两个孩子面前都是英雄,在被五六个“红袖章”打死在汽车站门口外,两个孩子的哭声是对宋凡平受到残酷的打击的不满,是对那个时代的控诉,是对以后生活无助的担忧。
  我敬佩李兰,她忍受前夫带给她的耻辱,独自承受人间的冷漠无情和世人嘲讽。和宋凡平结婚后,她享受了一段幸福无比的生活,是时代的疯狂再次摧毁了她的人生。如果说前夫带给她的耻辱是人性的无耻,那么那个时代强加给她的残酷就是时代的疯狂和伦理的颠覆。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美好的,也是我们不能把握的,我们渴望爱,渴望幸福,渴望物质充裕,渴望精神文明,但是我们同样不会满足已有的生活。
  那个时代,我看到了人的命运的惨烈,本能的压抑,精神的狂热。
                          李光头和宋钢
  这是小说的主线,也是前后两个时代四十年的社会反映。相同经历不同结局的命运,两小无猜又分道扬镳的生命,性格迥异却互相护持的人生。宋钢性格内向,亲生母亲死后,在父亲与李光头母亲重组家庭后,重新感受了家庭母爱的温暖,与李光头一起玩耍,因父亲的死而分离,因爷爷的死而重聚,但是兄弟情谊的种子已深种。李光头性格外露,大胆包天,无所顾忌。还没出生,父亲就死了,从小失去父爱,只在黑夜里母亲李兰才带他出去看看黑天暗地,看看星星月亮。母亲改嫁宋凡平后,重享父爱,以及与宋钢在白天出去游荡是他最快乐的时候。在那个精神贫乏的时代,他们依然无忧无虑,无拘无束,享受着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疼爱。可他们幸福在那个时代不会长久,他们的悲惨只是用短暂的快乐掩盖,他们的一生其实从没走出悲惨。
  还好,两个有着相同经历的人能成为一家人,能在那个非人的时代里互相嬉笑互相帮助互相陪伴,即使到后来,两个人在心底依然都说:“他是我的兄弟!”命运或许不公,但人心底的感情永远不会骗人,这兄弟情谊,在那个本能压抑的时代,绽放出夺目的光辉,把那人间的沧桑,人性的冷漠驱赶得一干二净。
                          林红
  林红是插入李光头和宋钢兄弟情谊间的一根锲子。李光头追求林红,不是爱,是面子,是一厢情愿。林红爱李钢,李钢爱林红,他们的爱天翻地覆,又如清澈的泉水,泠泠作响,又如醇厚的老酒,浓香四溢,他们守着彼此,爱着彼此。事情明朗,林红和宋钢结婚后,从此李光头和宋钢两兄弟分道扬镳了,从此两兄弟的人生轨迹不再平行,从此两兄弟的命运在浮躁的时代社会里被蹂躏的惨不忍睹。
  宋钢和林红本来可以过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温馨甜蜜的生活,社会的浮躁,人性的颠覆打破了他们的平静,打乱了他们的生活,摧毁了他们的温馨的家,唯一可喜的是没有摧毁他们的爱情。真爱是不会被摧毁的。
  浮躁的社会成就了李光头的金钱王国,他有商人的头脑,让他有用不完的金钱。但是浮躁的社会扭曲了李光头的灵魂,金钱王国摧毁了他的人格。他一生都没有爱情,这是这个亿万富翁的悲惨。他最后趁李钢南下广东海南之际占有林红,让他内心深处仅存的兄弟情谊也抛弃到不知哪里去了。
  如果说后一个浮躁的时代葬送了宋钢和林红的生活,葬送了李光头的人格和灵魂,那么就可以说这个浮躁的时代葬送了人间的真挚爱情,葬送了这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让人间成了冷漠无情伦理丧失的地狱。
  余华的这部《兄弟》,其实让我感动的是宋凡平这个形象,他真诚,敢爱,他有责任,有担当。他爱李兰,对李光头视如己出,在李光头和宋钢面前,从没表现出生活的困难,从来都是信心十足,给了宋钢和李光头两人一个美好快乐的童年,这是宋凡平的伟大。
  人性复杂,生命却是不屈;命运可能屈服于时代,但是时代无法戳杀人间至情。能被时代抹杀的是那些看似真情其实是假意的东西。合上书,我回味着书里的情节,回忆着阅读过程的感受,坚贞不渝的爱,如兄弟之爱,如父母之爱,如男女之爱,能被这样人性浮躁、伦理颠覆的时代掩盖么?











2017/9/14 18:07:38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694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3071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