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风雨沧桑牡丹亭
 
风雨沧桑牡丹亭
  文 / 惜母
    

             一、关于牡丹亭的考证  
    牡丹亭位于大余县城东北古南安府后花园中,是明清时代南安府衙后花园的十景之最,当时名冠江南。
    相传,唐以后牡丹成为国花,在北方城市较为常见,南方由于受气候及种植技术的影响较为稀少,能繁殖的牡丹花尤为珍贵。明代北方花农将牡丹花在南安府种植成功,牡丹花成为奇花正品,府衙官员为附庸风雅,便在府衙后庭建亭庆贺牡丹花开。后逐渐扩建为后花园。
    牡丹亭为八角形重檐,下檐大于上檐。16只檐角飞翘,势若凌空。葫芦宝顶分出八道顶脊与檐角相连,青瓦盖顶。重檐之间镶亚字形花格窗棂。底层内外各八柱,正门悬“牡丹亭”匾额,外八柱四周有卐字纹栏杆。内外柱之间有隔扇,隔扇上都为亚字形花格窗,柱为红色,悬有楹联,其中一联云:“光照临川笔,春分庾岭梅”。亭高6.66米,面积约20平方米,距亭不远处,芍药栏、舒啸阁、蕉龙亭、梅花观、玉池、玉池精舍、梳妆台、丽娘冢、绿阴亭等建筑与牡丹亭组成后花园十景。
    牡丹亭始建年代失考,但始盛于明代,历经沧桑,屡兴屡废,县志记载:从光绪元年至民国七年的40多年中牡丹亭修葺过六次之多。
    原牡丹亭于1930年在战乱中被兵火焚毁。
    后受传统文化界人士压力,又历经多方努力,牡丹亭于1995年开工复建,改建在原东山公园,1996年竣工。1998年后相继建成公园其余九景。2016年八月份再次全面开始改建扩建,打造成目前真正的国际一流名园——中国牡丹亭公园,成为世界爱情之乡。


              二、牡丹亭传说的由来 
    早在新石器时代,大余境内就有人类居住与活动。夏商周时代属古扬州域。因此,大余人文历史极其丰厚,是真正的中原地带,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所青睐。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汤显祖被贬官广东徐闻。途经大庾时,因听说府衙后花园景致甚好,遂前往寻幽探胜。此时,他不仅目睹了牡丹亭的美好景色,还听到梅树寄情、丽娘还魂的故事传说。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汤显祖北返复任浙江遂昌知县复经大庾时,巧遇大庾籍同窗谭一召,相谈甚欢,因水涸待舟,遂逗留月余,再次游览了南安府衙后花园。
    丽娘还魂故事发生地为宋代南安郡,即后来的南安府。汤显祖对此情恸满怀,后来他以南安府衙牡丹亭为背景,创作了流芳四海的传世佳作《牡丹亭还魂记》。文因景起,景因文传,南安牡丹亭从此闻名遐迩。
    《牡丹亭还魂记》问世后,以昆剧《牡丹亭》在全国各地演唱,数百年一直传唱不衰,近现代被翻译成多种外文贯穿于欧美诸国。汤显祖由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新中国成立后,石凌鹤先生将《牡丹亭还魂记》改编为赣剧《还魂记》,并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


        三、兵火殃毁牡丹亭、红军恶战惜母岭
    据史料记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曾多次率红军到达大庾进行革命活动,传播革命火种。其中1929年1月和1930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两次在大庾开展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对大庾及周边地区影响深远。
  1928年12月,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五军,与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国民党惊恐万状,立即调集18个团的兵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会剿”。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红军物资匮乏,经济极其困难。为解井冈山之围,1929年1月4日至7日,毛泽东在宁冈柏露村召开了柏露会议,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战略,由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红五军和红四军32团留守井冈山,红四军主力突围转战赣南闽西,到外线牵制、打击敌人,并相继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1929年1月23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3600余人攻占大庾县城,部队进入城区。23日下午,红四军在县城中山桥下的河坝里召开了军民大会,到会群众近千人。会后,将打土豪的财物散发给了贫苦群众,袁渊等劳苦群众与西华山矿区数十名工人参加了红军。
    正当红军召开军民大会热火朝天的时候,从赣州方向的国军正悄悄地出现在雷公塘,直逼近大庾县城。
    原来,国民党“会剿”井冈山总指挥何键得知红军主力下山,立即从“会剿”红军的五路人马中,抽出李文彬、刘士毅两个旅尾追红军,同时命令广东的王启瑜在南雄和赣粤交界处堵截红军。
    其中令李文彬直击红军,并沿路追战;令刘士毅旅分两路分别埋伏于惜母岭垇背垅里惜母路两旁(惜母彭屋屋背)及大通庵(现称大通古寺)庵下半垇。按国军分析:红军要从大庾县城出走,正常路线只有赣州往北方向一路和大梅关往南方向一路,剩下的崇义方向肯定不走,因为红军刚刚从崇义方向过来的,国军早已是一路跟战,无法回走,现在唯一能走的只有经惜母岭出走南雄往信丰方向撤离。于是,国军这次是重兵设伏,务必对红军一战歼灭。
    在国军这一路的设伏当中,惜母路上过往的群众也都时有发现,但大庾县当时并没有共产党组织,群众对红军也不了解,自然也就没有人向红军报警。
    国军李文彬旅随后就近抢先占领了城外的两处制高点,随即向28团发起了攻击,28团的警戒线很快被敌人突破,团长林彪欲组织全团后撤。党代表何挺颖坚决反对撤退,亲自带领部队向敌人发起反击,但刚打退敌人两次进攻,他就身负重伤,被战士抬了下来。林彪一看制高点已被敌人所控制,知道大事不妙,面对数倍于已的敌人,没有依托可以进行阻击,光是打火力较量战只能是吃大亏的,弄不好还会被敌人包了“饺子”。  
事已至此,林彪也只能是仓促应战了。战斗勉强支撑到下午三、四点钟时,后方已经不存在了,红军军部、机关在紧急撤离时已打乱了建制,红31团遭袭溃散了,28团也只能是营自为战,节节败退了。
   
    危急关头,正在31团的军长朱德命令团长伍中豪率31团抢占城郊东部的制高点东山岭,并迅速返回军部,指挥独立营出老城,从东门外沿小河支援28团,争夺天柱山高地。因国民党居高临下占据有利地形,独立营营长张威组织部队进行了五次冲锋,均未能奏效;又组织部队抢占惜母岭,也未能如愿。营长张威不幸中弹牺牲。31团在团长伍中豪率领下,则迅速淌过章江河,登上东山岭,控制了县城东南的制高点,架起机枪向河对面惜母岭高地的敌人扫射。
    激烈的战斗一直打到黄昏,红四军分散的部队陆续回到大庾县城集中了起来。回到县城后,朱德和毛泽东等人匆匆召集几个红军领导商讨对策,面对四面环战的恶劣局势,大家都没有明确的战事方案,这时,站在一旁一直没有发言的林彪突然向大家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目前,所有的城门外都有国军火力把控,如果我们不及时行动,恐有被歼灭危险,我看除了东门出去相对可行,其他地方都不能出去了。东门离惜母岭最近,我们只有全力拼杀迫上惜母岭,方能有效摆脱敌人围歼之困。现在我们当集中火力杀开一条血路,直上惜母岭,取道信丰!”匆忙间,大家一致同意采纳林彪方案。 
    后来,红军统一认识后,便连夜向东门发起攻击,剧烈的炮火顿时在东门炸开,东门城内忽然烟雾熏天,那木质的街坊店铺一时间都狂烧尽燃,由于火势凶猛,很快就烧上了南安府衙,巨大的烟雾和着冲天的火光瞬间在这座千年古城上空蔓延肆掠……
    南安这栋自宋代以来有着近千年的府衙建筑随同这把浓烈的兵火从此消失在世人面前,世间再无南安府了。而那燃烈的焗火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终于烧到了府衙后花园上,牡丹亭从此也烧殁了。
    那场巨大的火灾烧开后,立刻引来了城外所有国军的关注,他们纷纷涌入城内,与出城的红军一边撕杀一边入城……
   【此处情节采访来源:刘发喜,南安镇新余村大园里人,本文作者的亲姐夫,刘发喜父亲刘长琰(1916-1970)因为年关将近,傍晚时分从家里出来跟着大人一块准备入水城军营房公厕挑粪水埋土做肥,刚到泰山门城墙下就看到老城火势连天,整个南安府城浓烟弥漫,国军正拼命扑火灭火,老百姓也吓得要命,乱哄哄一片,有人竟大声喊出:“造孽啊,造孽,好端端一个南安府都烧殁了。”刘长琰随大人们赶紧往回走,没有入城。】    
    红军终于在火灾和惨烈的拼杀中艰难地向惜母岭突围……      

    在这场惨烈的突围中,28团的党代表何挺颖受了伤,骑在马上却不慎摔下,竟被马活活踩死了,年仅24岁。毛泽潭身负重伤,毛泽东、朱德等军部领导也险遭不测,部队遭到很大的损失。朱德的妻子伍若兰在战斗中负了伤,被敌人所捕,在赣州砍头示众,年仅26岁,而下令砍她头颅的人竟然是朱德的学生李文彬。
    红军出城杀开一条血路后,径直往惜母岭撤,当朱德和毛泽东等队伍上了惜母岭最高处时,已经好不容易甩去了追兵,朱德和毛泽东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情渐渐平稳许多,于是,任由坐骑在惜母岭大横排平路上漫悠小憩……
    过了大横排惜母路后直下山路就是惜母路的垇背路段了,只见这山垅里是连片连片的良田和路两旁茂密的森林,以至于密林中新开挖的条条战壕也完全无法被山顶的红军所窥见。(注:作者童年常常走山路进城的时候,随处可见的就是该场战争时留下的战壕。)其实,此时的那些战壕里,国军已经布满了足以一举歼灭“共匪”的大量伏兵。朱德的战马因为身经百战颇有灵性。所以,当朱德正想鞭策战马快速下惜母岭时,胯下战马死活不肯下山,朱德无奈之下也仿佛有所醒悟,于是,只得随马而去,不曾想,爱骑不仅不前进,反而快速折转回走,专挑山顶平路一路往北向大通庵方向行走,至此,直接避免了垇背这场被血杀的灭顶之灾。
    当红军离开大横排时,天色已大黑,实在行动不便,只好在山顶上熬度一晚,第二天,天色刚开,大家赶紧动身,可是到了大通庵后山时,朱德和毛泽东他们看到这好端端的一座庵院竟然没见着香火,心里顿觉疑惑,然而,环顾四周,这里三面环水,且正是惜母峡口处,到处都是悬崖峭壁,犹如华山奇峰,靠仅有的一路山路下山。朱毛二人明知此处有诈,却也不得不往庵里走……
    可是,正当红军队伍跨过庵门口时,突然间整个庵四周枪声骤起,国军正沸声扬扬,大喊:“消灭共匪,活捉朱毛”。小小的大通庵哪里有红军藏身之所,眼看满山遍野的国军,却只有一条下山道,难道天真要绝我红军路?朱德望着这浓烈的硝烟炮火,几乎在盲烟中穿行,突然抓住毛泽东,快速往山涧沟沟推,毛泽东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赶紧抓住一根滕条顺涧而下,不料,毛泽东的帽子不小心挂在了一颗树枝上,脚一落自己掉立在一块石头上,毛泽东顺势弯下腰一看,这里正好一个小山洞(注:惜母人称为观音洞,现因大通古寺扩建,毁填了此洞,此洞不大,很矮小,只有2个多平方宽)。于是,毛泽东俯在洞内躲过一阵密集的枪声之后,看到自己的帽子还挂在树上,毛泽东急中生智,随即脱下自己身上的大棉袄快速地挂回帽子下面,然后,随同大家一起下山。
    过了一阵,国军似乎发现了那个穿棉袄的“当官的”匪首,于是,集中火力拼命地往棉袄打去……
    就在敌人齐射“毛泽东”的时候,毛泽东和朱德带领红军已经火速走山沟沿水溪下了山。当毛泽东一行下山之后,刚好路见一个叫“云林乃”的惜母当地蔡姓男孩在放牛,于是,毛泽东吩咐那放牛娃:“如果白军问你‘我们走哪个方向了’,你就告诉他们说我们往那个方向去了(毛泽东随手往车里峡口方向一指)”。“云林乃”后来果然对白军说红军往车里方向“逃跑”了。这样,红军才平安地穿过惜母村直逼东山村,往南雄方向突围。
    但是,惜母一战后,红军还是被国军打乱了阵脚,朱德、毛泽东率领的部分红军与机关军部及林彪率领的28团完全失去联系。
    朱德、毛泽东所率红军从惜母出来,迂回一个大圈后再次在水口寺渡河当中遭遇国民党李文彬的重创。这次是李文彬部扼守在亚东山高地(现八0一厂高坡的荷树排位置,水口寺对面)正死死地堵住红军的渡河口,这可是红军唯一能够突围的去处。于是,红军战士接二连三地在渡河中倒在枪林弹雨下,整个河道全是血红一片,极其惨烈……红军完全处在被歼灭的危险境地,几乎毫无生还的余地。
    李文彬站在荷树排上,目睹着一个一个的娃娃兵就这样倒在自己的枪雨下,似乎实在有点看不下去,望着这滚滚浪涛下翻腾的尽是这些娃娃兵身上的血水,他终于于心不忍,背对着江水,将手一摔“摆…摆…摆…算了,苍天有眼,别赶尽杀绝,留他们一条活路吧!”就这样,红军在李文彬眼下静静地撤离……
    毛泽东、朱德率领部队会合于五羊滩,然后由当地群众黄学正、廖厚皮作向导,经岗头坑往广东南雄乌迳方向转移。
    于是,解放后,朱德与金汉鼎(朱德的同学)谈起大庾突围时问:“李文彬还在吗?”金汉鼎说:“还在,跑到美国了。”朱德仍心有余悸地说:“大庾一战,李文彬再追,我们就没命了。” 
    在此次惜母岭遭遇战中,红军部队官兵伤亡惨重,除28团党代表何挺颖、独立营营长张威等同志牺牲外,还有前委委员、工农运动委员会主任、军械处处长宋乔生,28团特务连连长郑特等多名干部牺牲,百余名红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后来,31团主力又在南雄平顶坳遭追来的敌军两个团袭击,营长周舫在战斗中牺牲,红军在大庾县城筹得的1万余元现洋也在战斗中丢失了。25日傍晚,毛泽东、朱德在乌迳与军部机关和28团取得联络。
    大庾战斗失利后,红四军处境更加被动,转移途中不断遭到敌人围追堵截,累处险境。直到1929年2月10日,红四军在瑞金取得大柏地战役胜利,才彻底改变被动局面。
    1930年3月16日,利用国民党金汉鼎部第12师离开赣州入闽争夺地盘,赣州城内空虚的有利时机,红四军发起围攻赣州。但因赣州城墙高坚,易守难攻,为避免攻坚造成重大损失,红四军主动撤围。3月18日,毛泽东、朱德在赣州城郊的楼梯岭召开前委会议,决定趁赣南国民党军力空虚之机,在赣南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分兵游击,巩固、扩大赣西南苏区。3月20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从赣州出发,经南康,于25日进入大庾,26日占领县城。
    3月27日,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在老城东门外省立十三中学(今东门小学分部)召开了南康、信丰、南雄三县党的负责人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河行动委员会,统一领导和指挥大庾、南雄、信丰、南康、上犹、崇义六县地方党的活动和武装斗争。
    3月28日,毛泽东在省立十三中学主持召开了为期三天的大庾、南雄、信丰、南康、上犹、崇义六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参会人员共100余人。大庾参加会议的有吴朝贵、吴朝仁、曹亮华、朱锡宠、朱锡兰等人。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动员报告并布置工作,正式宣布成立红四军第26纵队,由陈紫峰任纵队长,纵队下设三个大队:大庾西华山的工人武装和南康龙回的农民武装为第一大队,南雄游击队为第二大队,南康赤土和上犹、崇义的起义农民为第三大队。

附:红军在大庾的活动轨迹
    1、1927年10月,朱德、陈毅领导南昌起义军余部800多人在大庾进行了著名的“大余整编”;
    2、1929年1月23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共计3600人攻占了大庾县城;
    3、1930年3月26日晨,红四军主力一、二、四纵队再次占领大庾县城,毛泽东在此召开了大庾、南康、信丰、南雄、上犹、崇义六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部署发展地方党组织,组建地方红军部队,建立小苏维埃政权;
    4、1932年2月,红十一师占领大庾县广大地区,组建了暴动队,发动群众打土豪、筹粮饷;
    5、1932年6月下旬,红三军团奉命由上犹向大庾挺进;7月,红一、三军团痛击入赣粤军余汉谋部,分别发生了池江凹战斗以及围攻大庾城战斗;
    6、1934年10月21日,中央红军突破了敌人第一道封锁线,分三路从信丰、南雄、南康分别进入大庾县境。


           四、重建牡丹亭
    1963年,当代戏剧家田汉、文化部副部长周贻白和著名导演郑君里一行,专程来大余凭吊牡丹亭旧址,田汉还挥笔草就两绝:“浦添眉翠岭魂香,若士归来写丽娘。今日江山倍娇俊,斗争犹待好诗章。”和“层楼丛柚对西华,曾是南安太守衙。留得牡丹亭子在,晶莹应不让金沙。”
    1981年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大余出席全国钨业科技工作会议时特撰联一副“牡丹亭前钨业开盛会,西华山下矿产庆丰收。”1985年邮电部发行《牡丹亭》纪念邮票一套四枚和油脂明信片一套六枚。随后各界要求修复牡丹亭的呼声逐渐高涨,上海下放在江西的杨立辉发起了“遥祝牡丹亭新生”的活动,倡导重建牡丹亭,全国有巴金、曹禺、冰心、艾青、刘海粟、关山月等300多名文学家、艺术家、各界社会知名人士为重建牡丹亭签名题词。 
    1987年,大余县政府成立重建牡丹亭工作领导小组,把南安府衙后花园十景一并移到老东山公园旧址重建,命名“牡丹亭公园”,再现汤显祖名著《牡丹亭》意境。新建牡丹亭于1995年开工,其主体建筑为牡丹亭,亭基由花岗岩石块精砌而成,基高2米。台基之上为牡丹亭,其结构形式如旧,但规模扩大,亭高约8.2米,包括亭基,则有10米以上。1996年竣工。1998年后相继建成公园其余九景。
    新建的牡丹亭公园位于大余县城东南山青水秀的东山之麓,章水之滨,占地面积15公顷,一面靠山,三面环水。园内秀木参天,花草丛族,景色十分怡人,是一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娱乐休闲场所。牡丹亭公园分入口区、纪念区、后花园、山林幽谷、艳园、生产管理区六大块,以历史文化遗产为背景,以传统造园的手法,再现明代园林建筑的面貌,再现素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汤显祖名剧《牡丹亭还魂记》剧中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园内有牡丹亭、芍药栏、绿荫亭、舒啸阁、蕉龙亭、梳妆台、丽娘冢、吟风弄丹台(玉池)、梅花观,玉池精舍等景观相映成趣,构成花园十景。

          五、国际名园牡丹亭
    为了把牡丹亭做成世界名园,“中国牡丹亭文化园”建设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占地面积122亩,2016年八月份开始改建,文化园立足于“一亭一梦世间情,一剧一城文化魂”的定位,高度的还原了作品中的牡丹亭、芍药栏、绿荫亭、舒啸阁、梅花观但牡丹亭十景,此外园内还设置了以爱情文化为主题的广场、婚庆堂、展览馆和剧院等。目前已全部竣工,并免费向世人开放,成为国际级的世界名园。为大余的旅游事业树立起了一面国际旗帜。


【注】 文中“大庾”采用的是时称,1957年大庾更名为大余。                           
参考资料:
1、史事来源:彭熙志(1882-1980)、刘发喜转父亲刘发琰(1916-1970)
2、史料参考:《大余县志》(1986~2000年)、《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 1929》、《党史百讲》(第十讲 大余激战受挫)、《林彪战记(十五)》、《林彪年谱1929》。


                     2018年10月1-6日

2018/10/7 8:38:42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373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6658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