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惜母村五猴石的传说
 
惜母村五猴石的传说
  文 / 惜母
    
        五猴石,顾名思义,就是五尊猴石,惜母人管它们叫“猴乃石”,分别位于章江河畔彭屋巷丛里莲心岭、哈山里庙前岭、庵前岭、溜口岭及羊牯坑岭各岭山头。远看五猴石状如回头、垂视、傲视、正望等不同姿式,全是百千年来的风化石,外表让人感到奇险无比,尤其是羊牯坑岭猴石,整个猴头完全悬空而视,行人路过其下,往往都是提心吊胆、会不寒而栗的,不得不疾步而去,这猴头足以催人肝肠寸断,仿佛那个“脱裂”的猴头时刻都要落下来,而一旦被它砸中则必定粉身碎骨!
   
       惜母除了这典型的五尊猴石外,还有河对面的上坑一座金鸡岭,与五尊猴石形成东西对望,因此,在惜母有句古老的谚语:金鸡不出笼、五猴不出山。
  
        其意是指:惜母虽说是风水宝地,龙脉极佳,章江河道曲贯南北,且整个惜母村俯看形如鲤鱼,得水旺草,可谓是鱼米之乡、富甲之地。在旧时河运年代,惜母地处南安府府城郊区,虽然距南安府城直线山路只有15华里,但官方及货运往来都必须经流惜母河道逆水而上,因此,小小的惜母村,竟然拥有府城一般的商铺、街坊、码头、客栈、旅馆等等,码头上还一直有岗兵值守,惜母无疑是古南安府水路驿道的一处靓丽的风景所在。
    
        另外,尽管惜母地堂偏小,在那河运繁忙的年代里,千百年来小小惜母村却风风火火地生活着好几千人,尤其是1940年代许多城里人为了躲避日寇都逃向惜母村,一时间惜母村竟然挤住了近两万人。
  
       惜母村不仅拥有河运历史上极其壮观和繁忙的景象,更有她得天独厚的地情风貌,她因育有上坑岭一只金鸡、彭屋五猴石,而大通庵①岭脚下的“鸭婆石”本又是天庭跌落凡间的玉玺,长年立在庵脚下的章江河里,犹如饱蘸印泥的镇国之宝,相传,这里本应该出龙飞凤之地,只因江西出了天师②就不能出天子,所以,尽管江西孕育出了九十九座天子墓,却座座坟墓总要遭天牛毁犁,导致惜母金鸡没有飞场,五猴无法起印,让惜母村终究没能成就龙凤之才。
    
       话说惜母五猴石,原是天庭玉帝身边的五位侍从,有一天午后时分,天庭正在召开仙界紧急会议,会议结束后玉帝正要掌印时不小心玉玺从手上滑落掉下,只见那玉玺瞬间跌穿脚下云层,径直从天庭一路直下,玉帝顿时脸色大变,整个天庭一片哗然,天庭一慌人间昏暗,整个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似乎真的要翻天了。出于本能五位天庭侍从随即纷纷追印而下,可再怎么追,玉玺象身上长了翅膀脚下长了飞轮一般始终飞速在前,五位侍从只好一路直追,丝毫不敢怠慢。正当大家齐心协力拼命跟追时,玉玺转眼间就要着陆地面,五侍从心里害怕极了,唯恐玉玺有个闪失,回去该如何交差啊!五侍从正值慌乱中只见章江惜母河段溅起数丈高的水花,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将整个惜母村震了个天翻地覆……
   
       这声音不是别的,正是玉玺掉落河里的声响。一时间整个惜母村一片懵然,不知道这声音来自哪里,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声音。首先,河面的船舶受到了近距离的冲击,河面的水如同海中巨浪一般撞击着每一艘惜母河域的船舶,还有大通庵的尼姑们更是被吓了个正着,连庵内的山钟都被溅起的水花撞得“咚咚”作响。待大家稍缓过神来,发现大通庵脚下的河里面多了块巨石,这巨石象块巨大的豆腐足有5米见方“浮”在水面。还有在这块巨大的豆腐石身后的一大片山头处,有被“雷劈”过的痕迹,山头出现了五个神奇的猴头,猴头下面是被“雷”新劈下来的山泥,一片狼藉……
    
       原来,在玉玺即将落入凡间地面时,五侍从着急得不行,想在玉玺落地前无论如何将它抓住,不曾想因为抓玺心切,不小心触碰了身后的山体,引发大面积的山体滑落,可是章江河道太小,玉玺又已经深陷河里,五侍从怎么拔都拔不动那深陷河床的玉玺了,而那触伤的山体又随着雨水不停地往河里流,毫无疑问,章江河马上就会被封填堵塞,玉玺也会瞬间被崩裂的泥石流所淹没,五侍从急忙商议——保玉玺要紧!于是,五侍从只好用身子去堵塞那五个触裂的山头,一方面保玉玺不毁,另一方面守住玉玺不丢。就这样,那五个被堵塞的山头就成了五块巨大的猴石,它们或回头、或垂视、或傲看、或正望,呈不同姿式、不同方位日夜守护着这枚天庭玉玺不毁不丢,因玉玺有灵性再深的河水也淹不没它,再大的洪灾也冲不走它。就这样这枚天庭玉玺从来都没有被水淹过,它总是会遇险不丢、遇洪漂浮,所以,惜母当地人习惯把那枚玉玺石叫做“鸭婆石”。
    
        可惜,这枚玉玺石并不是真正的“鸭婆石”,它终于还是经不起峡口水库的折腾,在峡口水电站蓄水后就再也浮不起来了。但是“鸭婆石”的传说随同五猴石的传说一样,将在惜母古文化中经久不息。
【注释】①大通庵:即现在的大通古寺;②天师:就是传说中的张天师。
(采访人:彭述义、彭述开等)

 
2019年2月26日
2019/2/28 17:37:54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346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6609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