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说,因为她奶水不足,我是一个断奶很早的婴儿。我也没有吃奶粉的福气,受不了那个味道。因此,我很早就开始喝稀饭。营养自然跟不上。我一直又矮又瘦。被嘲笑在所难免。被欺负更是家常便饭。直到上初三,我才突然长个儿,追上了同龄人。高三毕业时,体重也才88斤。二十一岁后,因为生病吃药,我长成了一个大胖子,而且一胖就是十二年。这种魁梧的身材是不健康的,也不是我渴望的。综观我的成长过程,我觉着:断奶早的孩子身体发育是要受到影响;如果有条件,孩子最好是到达了科学断奶的时间才断奶。
身体上断奶早的我,心理上的断奶期却晚了很多。十八岁前,因为聚少离多,长期留守,我对父母的感情非常复杂,有想念,有渴望,有依赖,有埋怨,有失望……无论我是怎样任性赌气,无论我是怎样心口不一,我内心深处其实还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尊重。参加工作后,每当遇到烦恼,每当获得嘉奖,我第一想到倾诉和分享的人是父母。同时,我的坏脾气坏情绪殃及最多的也是我的父母。只有在父母面前,我才能做最真实的自己,而非戴上面具,隐藏想法。
九岁那年,父母去了外地打工,原本活泼开朗的我突然变得孤僻,变得内向。我一头扎进书堆里,两耳不闻窗外事,逼自己努力。因为奶奶告诉我说,父母离开是因为要去帮我赚学费。我顺理成章的以为我就是罪魁祸首。成年后我得知了父母外出的真实原因,减少了这种自责感,但始终并未从伤害中彻底走出来。没有父母在身边,没有人做朋友,我渐渐地习惯了孤独,习惯了一个人自由自在地与书籍做伴,习惯了大小事情自己做决定,我精神层面的断奶期也就来得出奇的早。
现在的我与父母日日相伴。一下班回家就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父母把家务包了,我只管安心工作。有同事十分羡慕,偶尔还打趣说我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么大了还要父母做饭。我不好辩说。也许是父母觉得对我有亏欠,也许是父母在尽力弥补,也许是父母习惯了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抑或还有另外的可能。父母目前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忙,家里确实也没有那么多事情需要三个人一起做,父母也没有老到事事都要我照顾他们的年纪。
尽管找来了千万个理由,但我不得不承认:这几年与父母重新生活在一起,我生理年龄越来越大,心理年龄却越来越小,着实有不能彻底断奶的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