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嘲笑过刘姥姥走进大观园所出的洋相,嘲笑过陈奂生住宿宾馆所闹的无知。其实,细细回味与咀嚼,更值得嘲笑的应该是我们自己。说远一点,我们平头百姓不是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当作共产主义憧憬吗?我们的达官显贵赫鲁晓夫先生不是以“土豆烧牛肉“当作共产主义的标准吗?可笑吧?对比刘姥姥和陈奂生,我们这不是五十步在笑一百步吗?近一点,改革开放之初,有申请居留香港的某国家干部写信回大陆概括描述他在香港过的日子,“天天跟过年一样”,这话不胫而走,让贫困的咱们羡慕不已。时至今日,我们很多的家庭主妇都在抱怨:鸡鸭鱼肉都吃腻了,真不知买什么菜好?“天天跟过年一样”,我们不也是如此吗?也是改革开放之初,广州市民曾经以拥有爱群大厦为自豪。16层高,豪华,气派,了不起。可是,当28层白天鹅宾馆耸立在珠江边以后,新旧两座大厦就对比鲜明了。白天鹅宾馆竣工开业以后,对市民开放,允许消费的、不消费的都可以去遛一遛坐一坐。不少市民都这里摸一摸,那里碰一碰,眼界大开,惊讶得连眼镜都快要掉下来。以至不少设施很快陈旧和损坏。霍英东先生说,不要紧,损坏了可以再添置,重要的是让人们更新理念,开拓视野,这比什么都重要。
是的,更新理念,开拓视野,这比什么都重要。刘姥姥陈奂生也不是天生的无知,倘若让刘姥姥和贾母是至亲至故,在大观园住他三年两载,倘若陈奂生和宾馆的老总是铁哥,在宾馆做个部长什么的,他们就不会再无知浅薄了,而且,说不准日久而生厌呢。
无知,来自生活:浅薄,与阅历有关。假如投进秦城监狱的“四人帮”不给看报,不给看电视,一日三餐供给鱼虾,就是只封锁外面的所有讯息,现在就带他们到浦东“东方明珠”看一看,尽管他们曾经阅历丰富,我想,他们也一样有刘姥姥陈奂生的洋相与可笑的。别看他张春桥死猪不怕开水烫,默不作声,但内心的惊讶总会写在脸上的。生活,需要享受,享受与阅历成正比。我们建高楼大厦、建公寓宾馆,竭尽所能美化城市和乡村,我们建设高速公路网络,我们把铁路修到西藏……一桩桩,一件件,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享受生活!借用“弱国无外交”的话说,“贫困无享受”!“贫困无阅历”!“贫困无深沉”!贫困如已成过去,想无知和浅薄都难啦,只能装。
生活,是在享受中认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