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梦从苦难中绽放——李献玉散文集《湘女如玉》序
 
梦从苦难中绽放——李献玉散文集《湘女如玉》序
  文 / 桂汉标


    最近这两个月,在我参加的各种文学聚会和文学讲座中,我每次发言都很自然地以李献玉的成长历程和她的诗文创作为实例,向年轻的文朋诗友讲述文学与人生最根本的成功之道。在从事文学编辑和组织工作几十年时间里,我在各种不同场合向年轻朋友谈诗论文作演讲已数不清多少次了,但还从没有过长时间在不同场合,如此高密度地推介同一位作家诗人的作品。与我同在诗路上一道跋涉近三十年的五月诗社诗友,打趣说我“好象突然间发现了珍宝”,情不自禁总要向人们炫耀一般,一说起来没完没了……
     诗友们的话虽带有玩笑成份,但确实道出了我近期的话题中心内容,也说准了我对已成长起来的李献玉的由衷欣喜之情。要知道,我认识李献玉已经二十二年了,当年,她还是湘西贫困乡村中学一位年仅十四岁的初中学生。她是我认识的许许多多年轻的文学“发烧友”中,一个真正靠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从最贫穷落后的山村走出来的,已取得喜人成就的年轻诗人、作家和有实力的歌唱演员、尽职尽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1987年我参与主持一本全国发行的文学杂志《南叶》的主要编务工作,在翻阅读者来信时,发现一封用白纸自制信封装着练习本页写来的信和稿件,也许是我与生俱来的“草根情结”使然,我对这封来自湘西贫困乡村中学学生写的信和习作,分外重视,我想象得到一个贫穷得买不起信封信笺的小女孩,信中流露出对文学与音乐的热爱和渴望成功的强烈愿望,该是多么可贵与难得:贫穷并没有泯灭幼稚心灵的美丽理想呵!稿件虽然还达不到发表要求,但我想到该给小作者复一信鼓励鼓励,自己的顺手之劳也许对小女孩的成长会起一点积极作用吧……
    就这样,算是与这位叫李献玉小女孩认识了,后来她写来许多信和习作,叙说了家境极为贫寒的实际状况,但却没使她丧失生活的信心,她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学习非常认真刻苦,有一回还寄来她用卡式收录机录下自己唱歌的磁带,说希望能报考音乐院校……我在繁杂的编务之余,抽空复信告诉她:你的声音清脆明亮有一定的天份,但要上音乐院校也须等读完高中参加高考才有可能。没想到,初中毕业她就因贫穷而失学了,她希望我给她找一份工作,正好一位朋友开矿山叫我介绍一个能处理文字资料的年轻人,于是介绍颇有文学基础的她去了……此后几个月她来找我说不在那里干了,她没向我说实情,最近读她的文章才知道原来我那位朋友实在不地道,不是让李献玉干文秘工作而是当杂工不说,后竟借故赶走了她……读到此处,我心中忍不住隐隐作痛,内疚之感挥之不去!
    倔强的李献玉加入了南下打工的潮流,到东莞的厂里干繁重而劳动时间很长,收入很低的工作。这期间给我的信少了,想不到一年多时间过去,有一天我竟接到她的电话说:我到韶关演出来了……见面说起来,才知道她报考当时初兴起的民间艺术团,当独唱演员到各地演出已一段时间了。我为她有了较好的工作而高兴,言谈中她没有太大的满足,她想念家乡和亲人,也对文学和音乐的理想依然执着。随后几年的经历证明:正是执着于自己从小就为之努力的梦想,她在物质与精神的种种逆境中,忍辱负重,百折不挠,她返家乡当了歌厅的歌手,晚上唱歌挣钱养活自己,资助贫困家庭;白天上高考复读班,刻苦学习,没机会读高中的她考上了大学音乐系,圆了小时候的音乐梦。她勤工助学,自己挣学费生活费还支持贫困的家里,渡过了比一般学生艰辛的大学生活。毕业后进中专学校当上音乐教师。令我高兴的是,这期间她一直坚持写作,不断给我寄来新创作的诗文作品,我在《南叶》文学月刊和《五月诗笺》月报上发表过她这段时间的一些作品。
     后来李献玉移居杭州,我是最近读她的散文才知道具体原由的:为了亲情也为了爱情。这一时期虽偶有电话和手机短信联系,书信却没有了。原来,她早已用上了电脑,工作之余还包揽了丈夫开的电脑公司有关网络设计与制作这一块的工作,早已不习惯在纸上“爬格子”了。而我却是个“落伍者”,一直没学电脑,真正的“电脑盲”!几年前她通过我文友的邮箱发来她和女儿的照片,还叫我开个电子邮箱,以便给我传近作。那时我总觉得为担负霍英东基金会和铭源基金在红三角老区实施“文教扶贫”具体工作,一年有大半时间在山里奔忙,没时间学;更主要是不重视,凡要电脑操作的有人代劳,所以一直“盲”下来了。她发到文友邮箱的许多诗文新作,一直没到我手中……直到前几个月,为了管理重新改版开通我们五月诗社的“五月诗笺”网站,我才下决心“老来学吹打”——当上网络新手。虽至今仍在学习摸索中,毕竟开始运用当今时代最便捷的通讯方式,也因此与相识二十多年的李献玉有了更多的对话交流(她还是我学电脑的“李老师”呢)。
     李献玉很快给我发来她近几年创作的六十多篇十多万字的散文稿,诗歌和修改中的长篇小说则暂时存在她的电脑里。我第一次这么集中地读到她这些年的作品,不读则已,一读大有“漫卷诗书喜若狂”之感!再也不是二十多年前那个追梦的小女孩了,李献玉在无数的苦难中顽强地成长起来了,她的作品,已无可辨驳地宣告:年少时热烈向往的美丽梦之花,己从苦难中灿然绽放了!

     二十多年来,不管生活遇到什么磨难与变故,李献玉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她抱着“用文字记录生活”的非功利心,从没有停止过写作,她写诗,写小说,更多的是写散文。当我一下子读到她写于不同时期的这六十多篇散文时,惊喜地发现:李献玉在写作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了!她的每一篇散文,几乎都与她二十多年在苦难中奋斗的经历紧密相关,都是对生命与人生的真切的饱含感情的领悟。老实说,我从事文学编辑数十年,先后主持与参与过近十种报刊的策划与编辑,还经手编辑出版过一百多部文学书籍,但从没有一回读同一位作者的书稿,被感动得常常不能自已。李献玉写家乡、亲人和回顾自己在恶劣环境中挣扎与拼搏的那些文章,都让我日渐粗砺沧桑的心灵深受触动!我梳理一下自己读《湘女如玉》这部散文书稿的总体印象,忽然想起英国著名作家哈代在他的传世之作《德伯家的苔丝》中下的一个判断:“人生里有价值的亊,并不是人生的美丽,却是人生的酸苦。”
     是的,这部书稿写了许许多多的苦难现实,写了许许多多的艰辛经历,不论是年幼时刻骨铭心的饥饿记忆,还是当今故乡老人们淒冷悲凉的晚年状况;也不论是二姐令人唏嘘的不幸遭遇,还是自己颠沛流离中的抗争,都因作者真切细腻又饱含情感的描述,深深地触痛我们的神经,激发我们心中悲悯情怀的苏醒,引导我们更深刻地反思社会与人生……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文坛精英们早已不关注仍然为基本生存而挣扎的草根阶层了,目光所及只有莺歌燕舞、灯红酒绿,充满浓郁脂粉味贵族气的“小女人散文”“小男人随笔”风行一时,备受推崇。我们已经很难读到直面现实、关注底层的有份量的作品了。随着生活现代化而伴生的“现代病”“都市病”正在人群中蔓延,“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尤其是以独生子女为代表的当代大中学生,生活在丰裕的物质环境中,由于缺少了灾难教育和悲剧意识,不少人变得心理脆弱、精神委顿。早有教育专家呼吁应在青少年中增添悲剧意识的教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来读李献玉这些沉甸甸的篇章,不能说不是很有意义的。
     “人生的酸苦”之所以是“有价值的亊”,还在于“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奶娘;祸患是豪杰的好乳汁。”(雨果《悲惨世界》)李献玉的文章,有不少篇章带有浓烈的传奇色彩,但全都是她亲历亲为和所见所闻的真实纪录,没有半点虚构。她写了饥饿困苦,写了艰难工作,甚至不少章节写了生离死别……但我们读了除了心潮难抑之外,并没有沮丧气馁,而是感觉到了人性的美丽和生存的力量,因为作者写出了苦难中普通人的善良人性的闪亮,写出了描述对象的坚毅不屈、执着追求的精神世界,给予人感染和启悟。《姐姐妹妹》写的是两位亲姐妹的死亡,悲哀至极了,但我们感受到的是姐姐对生命和亲人的热爱,五岁妹妹的夭折让我们领略到的是深入骨髓姐妹挚情。《瘸姑》写的是乡村一位普通的残疾人,她的开朗善良,让我们容不得半点“可怜”的念头,只会送上深深的赞叹与敬意。《阿玉历险记》中作者小小年纪便巧妙逃脱人贩子的魔掌,我们在为小女孩求学艰难而叹谓之余,更从心底发出欣慰的笑声。《我的老山情结》虽然同样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悲伤气氛,但看到作者尚处于为生存而八方颠簸之时,依然冒着丢掉饭碗的风险,历经曲折前去看望素不相识的烈士们,这是何等的深情大义呵,读这样的文章谁能不受感染呢?……人性美丽的光辉,在险恶环境中,方才显得更加璀灿夺目!
     从这部纪实性的书稿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最贫困山村的小女孩是如何一步步走了过来,走上成功的大道。每一个年轻人都渴望成功,如何才能走向成功?从这部散文集中,也许能找到答案。除了面对逆境要百折不挠,永远不忘心中的梦想之外,从李献玉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永远保持一种感恩心态是具有某种决定意义的。并不是帮助过自己的人需要人家感恩自己,感恩是一切人格健全者最起码的人生态度。作者有不少文章以此为题材,谈生命感悟和世态覌感的许多文章,其内核也都与这种人生态度有关。且不说她那些写帮助过自己的人们的篇章,仅从她写给女儿和谈教育问题的那些文章,我们都能够看到正因为有这种人生态度,才让她成为很受学生爱戴的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而不象一些人仅仅为私利而活着。由于我们的社会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由于教育方面的缺失,当今许多独生子女是欠缺感恩这种人生态度的,由此而产生的过份自我,从不考虑他人权益,稍不如意便怨天尤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等弊端,无疑是阻碍成功的巨大绊脚石。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可以向所有青少年朋友推荐这部既有价值又有很强可读性的好作品。

     散文是一种非常自由的文体,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怎么写》)。这“随便”当然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题材和写法的不拘一格。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考试得高分,当今许多大中学生写的文章带有浓重的八股味,难得见说真话抒真情的佳作。李献玉这部散文,真正是出自心灵的至情至性之作。她说她写文章时从不考虑什么技巧,全凭心声自然流露。她的曲折坎坷的阅历,使她有写不完的题材。她从写诗起步的创作经历,使她的散文在朴实的描述中,显露出浓郁的诗的意韵。读一读《生日礼物》、《茅草地》、《寻风》、《感动》等等篇章,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诗的意境。最突出的一篇《凝重的山村——回乡拾遗》,本来写的是非常沉重的题材,却在字里行间不断跳出诗的闪光。尤其《怀念外婆和外婆家会唱歌的木屋》一节,简直就是一首情韵悠长的怀乡曲,诗的意境分外优美,读罢让人低迥浅叹,余味无穷……
      而李献玉散文更为鲜明的特色是其中蕴涵的打动人心的强烈情感。文学是人学,也是情学。没有饱满强烈的情感,文章是不可能让读者感动的。作为一个老编辑,我几乎每天都要读许多诗文,真正受感动的少之又少。而我读李献玉的许多散文,却不由自主地有直锲心灵的痛感!深夜,我这个不信佛的人,读了演绎理解佛经故事的《谁是那个上辈子埋了你的人》,我激动得几乎掉下眼泪,引发了我对生命和人生无尽的思索。《来世还做你的女儿》也是一篇足以撼动许多心灵的情深意切的精采之作,简朴的文笔并没有削弱其中比山高比海深的骨肉亲情,读之令人动容……象这样的情感美文,书中比比皆是,无需再多罗列了。

     为李献玉编辑出版这本散文集,是我近期最高兴的一件亊,因为我看到二十多年前那个怯生生的山村女孩,而今已成长成真正有实力的年轻作家了,一朵在贫瘠山野凄风苦雨中长出来的杜鹃花终于灿然绽放了!李献玉在诗歌、长篇小说和歌曲创作演唱方面也已取得不俗的成绩,她如今正文思泉涌。元旦三天匆匆返乡之旅一回来,她又写出好几篇很好的诗文,只是因出版条件限制,不能编进这部书里了。不过没关系,这些诗文先行发表在“五月诗笺”网上,感兴趣的读者可上网先睹为快。这《湘女如玉》是她献给读者的第一块美玉,我们完全相信,很快会有第二块第三块……

                           2010年元月7日凌晨于粤北山城



2010/2/3 11:41:23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10 篇︱已被阅读过 1515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2011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