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小组的老师去听了一节阅读理解公开课,执教老师是我们年级的一位优秀英语教师,执教内容为选择性必修二6模块的第一篇课文,主题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雨雨老师的阅读理解课以视频引入,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问题,讨论视频谈及的话题。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呈现视频核心信息,揭示学习任务,同时自然过渡到读前活动:结合图片和标题信息,预测文本主要内容。读中活动分两步走。第一遍,速读文本,基本步骤为:解读标题,段落大意连线,提取关键词,梳理结构,辨识体裁。第二遍,精读文本,基本做法是:读第一段,填写图表,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并赏析本段作者使用到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读二到五段,抓取与每段段落主旨大意相关的词句,绘制思维导图,探索动物迁移到城市生存的原因、好处、适应情况、危险;读第六段,揣测作者的观点态度,提出建议,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
读后环节,主要是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平衡好城市化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学生讨论前,教师明确讨论要求,建议学生从政府、普通人两个方面建言献策。讨论结束后,教师点评,提出建议,进行总结,呼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一言蔽之,这节阅读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由整体到局部,由速读到精读,由表面信息到深层次信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老实说,虽然我们已经与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教材打了快两年交道,线上线下的公开课也听过不少,但高大上的教法离我们太遥远,与我们具体的学情有差异。很多时候,我们赞同别人的优秀做法,欣赏同行的创新想法,但无法直接迁移到我们具体的教学工作。他山之石,艰难攻玉。可今天雨雨老师的课,逻辑严密,难度适中,特别接地气。走出教室的时候,身旁的一位同事说:“感觉听雨雨老师的课比去外面学习更实用。符合我们学校学情。”另一位同事说:“就是呢!雨雨老师上的非常棒!”
回到办公室,我难掩内心的激动,兴奋地对组长说:“雨雨老师的这节公开课简直就是阅读示范课模版,设计合理,衔接顺畅,逻辑严密,真希望以后可以听听雨雨老师的其他课型!”组长也深有同感地说:“我非常想听雨雨老师的写作课,我知道写作是她的强项。以后我们要多向雨雨老师学习。”
一堂好课令人回味无穷,看来被雨雨老师吸引的人可不止我一个。下班回家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回想这节课:一环接着一环,每个环节都在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没有任何一张课件是多余的,有导入,有探究,有总结,有升华。虽然总的课件张数只有十三页,比不了那些一出手就是二三十页的课件,但纸短情长,要表达的意思一个都没有落下。这就启发我思考: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在用粉笔板书和在大屏上展示之间找平衡,做取舍。工具是为内容而服务的,实用就好,没必要花里胡哨。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一堂课,教师的基本功非常重要,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和课堂驾驭的能力十分关键。此外,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得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拥有持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愿意为学生的发展贡献光和热。很羡慕高二18班的孩子拥有优秀的雨雨老师,很幸运我能和优秀的雨雨老师做同事。写下这篇文章,是回味,是致敬,更是成长。真心祝愿我们的雨雨老师越来越优秀!真诚祝福我们的孩子爱上学习享受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