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万物在这温暖的怀抱中苏醒。周末,我与爱人带着一颗探寻自然的心,踏上了离县城十多公里的乡村之行,去寻找那份久违的田园诗意。
第一站:秀田村。驱车前往马头镇秀田村,沿途是春日的画卷,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如海浪般翻滚,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抵达秀田村,只见古树参天,嫩叶还没有长出,古树显得更加苍老挺拔。停车场早已被前来赏花的车辆占据。人群熙熙攘攘,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我们穿梭在油菜花海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仿佛自己也化作了这春日里的一抹亮色。
在村委周边,村民们摆起了摊位,售卖着各式各样的土特产。油罩糍的香脆、铁板豆腐的鲜嫩,让人垂涎欲滴。品尝着这些地道的美食,我们仿佛也品味到了乡村的淳朴与热情。品尝了几块油罩糍后,我们沿着那条种满油菜花的田间小道悠然前行,每一步都踏在了春天的旋律上。走着走着,不觉间已来到了对面那片秋收后的稻田。稻田里,经过风霜的洗礼,小草才刚刚探出尖尖的绿角,那淡淡的绿意,如同初生的婴儿,娇嫩而充满生机。田间的几条黄牛,正漫漫悠悠地啃食着嫩草,它们的眼神里透着一份闲适与满足,仿佛整个世界都与它们无关。
来到河边,我情不自禁地踏入那清澈见底的小河中。河水潺潺,清凉透心,河底铺满了圆润的小石螺。我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捡起几十个,有几个在我的掌心轻轻蠕动,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馈赠。这些小石螺,将成为我们午餐中那一锅鲜甜粥的灵魂,让这份来自田野的味道,更加醇厚而难忘。
我们漫步在秀田村的田野上,脚下是松软的泥土,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草的清新香气。远处,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海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如同金色的波浪,翻滚着春天的喜悦。蜜蜂在花间穿梭,蝴蝶翩翩起舞,它们忙碌的身影为这宁静的田野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第二站:层坑村。时间悄然流逝,转眼已至午后1点,我们决定寻觅一处僻静的角落,享受这野外的午餐时光。沿着秀田村的乡间小路,我们缓缓前行,不经意间,层坑村如同一幅意外的画卷,悄然映入眼帘,瞬间将我们的心灵深深震撼。
层坑村,这个隐匿于时光深处的古老村落,仿佛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这里的历史背景丰富而厚重,红色革命遗址静默地矗立,每一寸土地都铭记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明清时期的古驿道建县治所遗址,更是见证了古代文明的繁荣与衰落。而那“新丰店”的旧址,仿佛在诉说着往昔商贾云集的盛况,让人不禁遥想当年车水马龙的繁华。
沿着田间小道前行,我们来到了层坑村的广场。这里,历史的痕迹与现代的气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画。红色革命遗址、明清时期的古驿道建县治所遗址,还有那些用心绘制的乡村画卷,无一不在诉说着这个村庄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一墙一文化,一画一乡情,这些生动的墙绘不仅美化了村庄,更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力量。
我们在层坑村的广场上停下了车,这里干净整洁,是野餐的理想之地。然而,当我们准备煮粥时,却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电饭煲里没有内胆,爱人直接将米倒在了内座上,这一幕让我们忍俊不禁。虽然有些尴尬,但这也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一份别样的乐趣。最终,我们用一个较小的煲煮出了鲜甜的粥,那粥里不仅有米香,还有石螺的鲜美、鸡肉的醇厚以及油菜花的清新,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餐后,我们在车上休息了会儿后,便绕着村庄走了一圈。村容村貌整洁而美丽,一面面墙,承载着层坑村的故事,每一幅画都仿佛是一个生动的篇章,诉说着这个村庄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那些用心绘制的乡村画卷,色彩斑斓,画面生动,它们不仅美化了村庄的环境,更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了浓厚的艺术氛围。这些墙绘,就像是一部部无声的电影,将层坑村的过往与现在巧妙地串联在一起,让人们在感叹岁月流逝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而那些百年古树,更是层坑村的守护者,它们见证了村庄的兴衰变迁,如今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层坑村水井头组的古井更具传奇故事,古井有两口,据史书记载,古井始建于宋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当时有兄弟俩非常要好、非常团结,成家立业后都非常努力,很快就丁财两旺,于是增建房屋也势在必行。兄弟俩商量后,就在原地进行规划扩建,分别建造了上大围屋和下大围屋。为解决两个家族人员的饮用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就请能工巧匠在两个围屋前面都建造了一口井,并还挖了一条暗渠将两个水井连通,既确保两个井水源充足又暗含两个家族团结和睦心连心之意,此后这两口井被称为兄弟连心井。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古井见证了宗族的兴衰变迁,也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村落和居民的桥梁纽带。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层坑村。回望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感谢春天,让我有幸行走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感谢秀田村、层坑村,用它们独有的方式,给了我一次难忘的乡村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