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诗意小说>>粉笔与星光(33)
 
粉笔与星光(33)
  文 / 谭艳平
第33章
产后的烦恼


  第二年冬天的时候,玉玲又生了一个女儿,小芽真的有妹妹了,这孩子可高兴了,逢人就说:“我有妹妹了!我有妹妹了!”
   姐姐小芽每天都要跑进屋看看妹妹粉嫩的脸庞,她还要踮起脚尖摸摸妹妹的小手,软乎乎的像刚蒸好的馒头,摸了又闻闻自己的指尖,好像沾了妹妹的奶香味。
   姐姐说妹妹了:“小妹妹,小颖儿,你的鼻子好像一个蒜头啊,真好玩。”
   颖儿是妹妹的小名,大名叫萧诗颖,是前两天萧逸云给起的名。
  玉玲给妹妹换尿布时,小芽还帮妈妈递尿布,一双大眼睛盯着妹妹蹬来蹬去的小腿,忍不住用手碰一下,妹妹有时候笑出声,小芽也跟着一起笑起来。
   小芽还把自己的宝贝东西分给妹妹,以前她说要个弟弟或妹妹,要带他们玩木雕小猴子,那时候小猴可以吹哨子,现在虽然吹不响了,但小芽还是很喜欢这个小猴。她把它放在妹妹的床头,说要它陪妹妹一起睡觉;还有爸爸给她的水果糖,她也会剥开糖纸,自己把糖含在嘴里,再把糖纸扎成一个小飞机,插在妹妹的帽子上。
   可玉玲就受老罪了,虽然她的胃口没有生小芽时那么差,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萧逸云看着玉玲靠在铺着厚厚稻草的床头上,脸色苍白得像窗纸,心里满是心疼。
  现在是寒假,他有时间照顾妻子。他把煮好的小米粥给玉玲端来一碗:“玉玲,趁热吃吧,接生婆说你的饮食要清淡些,这个正好。”
    玉玲点点头,挣扎着想坐起来,萧逸云马上放下碗,伸手把玉玲扶起来,又在她腰上垫了一个枕头。玉玲吃了三四口粥,胃里就泛起一阵恶心,她皱起眉头,把碗递给丈夫:“吃不了多,先放下吧。”
  萧逸云看着碗里剩下的粥,心里很是着急:“你生了孩子,身体虚弱,得多吃点啊,要不我再去给你煮两个鸡蛋?”玉玲摇了摇头,闭上眼睛靠在枕头上,心里乱糟糟的。
  玉玲怎么能不乱想呢,小芽是个女儿,现在好不容易生了第二胎还是一个女儿,她心里好像有块石头一样,她觉得婆婆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对,态度也没有以前好了。每天早上,婆婆就开始在院子里唉声叹气,摔摔打打;做饭时,也很少给玉玲做鸡蛋和鸡汤。甚至听到她和村里聊天时,还说玉玲“肚子不争气,小芽都六岁了她才生,又生了个女儿。”
   宗族长辈们给他们的压力也很大,连平时疼爱萧逸云和玉玲的伯伯萧明堂,都对萧逸云说:“玉玲又没有生出儿子,让她接着生,还是爱兰争气,一下子生了个大胖小子,看把你娘高兴的,马上杀了一只肥鸡给她了。”这话是前天传到玉玲耳朵里的。
  生产队的劳动力分配更是很不公平。男劳力一天记10个工分,女劳力不管多能干,最多只能记8个。玉玲手脚麻利,割稻、插秧不比男人差,可每天照样比萧逸云少2个工分。去年秋收,她跟男人们一起挑谷穗,一趟趟往返于田埂和打谷场,肩膀压得红肿,到头来工分册上还是少了一截。
    玉玲想到爹娘送来的两只老母鸡和一筐鸡蛋,姐姐也送了一只鸡一篮鸡蛋,是特意给她补身子的,可是她生完孩子到现在都一个星期了,她才吃了喝了三碗鸡汤,七八个鸡蛋,大部分都是一些粥。她忍不住琢磨,是不是婆婆要偷偷把鸡蛋给爱兰送去,她刚生了儿子。爱兰就嫁到隔壁的大队,离家很近,听说爱兰和丈夫与公公婆婆分家了,因为家里太穷,分家时只分得到了八元钱。
   玉玲又想到昨天听到婆婆和丈夫嘀咕,说玉玲胃口不好,怕煮的东西浪费,可以分着和爱兰一起吃。但玉玲又不想吵闹,怕影响婆媳之间的感情,她一想起娘家的嫂子总是喜欢和爹娘闹别扭就为爹娘憋屈。
  当然萧婆婆也不容易。她的封建思想是被当年的苦日子熬出来的,生孩子除第一个是儿子好吃好喝外,其余三个都是女儿,公公婆婆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那时候她白天要下地挣工分,晚上还要洗衣服做饭菜,照顾孩子们,婆婆不仅不帮忙,还冷言冷语的:“生这么多丫头,还好意思吃干饭。”月子里没有和鸡有关的东西,只能喝米汤。这些年老人家心里只想着儿子是独苗,不能在玉玲这里断了香火,不然要被族人戳瘠梁骨。
   到晚饭时,萧逸云端了两个鸡蛋过来,玉玲吃完了一个,她停下来问道,是不是婆婆要把娘家送来的鸡和鸡蛋分给爱兰一些?
  萧逸云愣了一下,马上明白过来了,他放下碗给妻子解释到,母亲是见玉玲鸡汤喝的那么少,怕放久了不新鲜,鸡蛋也怕坏,才随口提了一句,毕竟爱兰也刚生小孩,身体也需要补一补。
  玉玲把脸埋在他怀里,眼角湿润:“那可是我爹娘特意给我补身子的,她是不是觉得我生又生了个女儿,不该吃这些东西?
    “我知道,生了两个女儿,娘不高兴,村里的人也说闲话。”玉玲的声音有些沙哑了,“可女儿怎么了?小芽聪明伶俐,将来肯定有出息,难道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
  “我辛辛苦苦为这个家付出,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还要受别人的白眼。我不是生育工具,我是你的妻子,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玉玲有点激动了:“你是老师,教孩子们‘男女平等’,可咱们家里,却因为我生了女儿就低人一等。你想想,要是小芽她们长大了,也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心里好受吗?你娘当年生了三个女儿,不也吃了很多苦吗?她怎么就忘了自己当年的难处呢?”
    其实萧逸云是知道母亲的想法的。但没想到玉玲的反应这么大,这么强烈。可他夹在母亲、宗族和妻子之间,总是想着盲目的孝顺,要息事宁人。玉玲的话像一记警钟,敲醒了他。他想起自己在课堂上,教学生们念“妇女能顶半边天”,想起那些女学生渴望知识的眼神,心里一下子充满了愧疚。
    “玉玲,对不起。”萧逸云握住妻子的手,“在外面我只知道教书,在家里我太懦弱了,让你受了委屈。”他看着玉玲的脸,“你还记得吗?你第一次怀孕时,我就说男孩女孩我都喜欢呢。生在我心里,你和孩子们是最重要的。我这就去和娘说说。”
    晚上,萧逸云就和母亲聊开了,当然玉玲讲的话他没说。他的语气刚开始还算平静:“娘,玉玲生女儿不是她的错。您当年生了三个妹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气,您一定没忘吧,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讲什么香火传承?小芽和颖儿都是萧家的孩子,我们都会好好抚养她们,让她们读书识字,将来成为和男人一样有用的人才。”
  萧婆婆没想到一向孝顺的儿子会提起自己当年的往事,她愣了半天,眼圈渐渐红了。那些被婆婆冷遇、被村里人指点的日子,又在她眼前一一浮现。她想说什么,却被萧逸云打断了:“娘,您也是女人,当年的苦您最清楚,以后就不要把这种痛苦强加给玉玲了。”萧逸云有点激动了。
    听着儿子的话语,萧婆婆心里五味杂陈。她想起自己年轻时的不易,想起玉玲这些年对家里的付出——农忙时抢着下地,农闲时缝补浆洗,对自己也一直孝顺,心里很是感动。其实,她喜欢玉玲,只是被“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蒙蔽了双眼。
  正说着,萧明堂过来散步了,萧逸云忙请伯伯坐下,他要在宗族的长辈面前讲道理。萧逸云说现在国家都提倡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了。村里的女人们,哪个不是辛辛苦苦地干活,为家里付出,凭什么因为生了女儿就被歧视?他娘当年生了三个女儿,不也把他拉扯大了吗?妹妹们出嫁后,逢年过节都想着家里孝敬他娘,哪一点不如儿子呢?
  他还说,自己是老师,要给学生们做好榜样。如果连自己家里都不能做到男女平等,怎么教学生们明辨是非?以后,村里人谁要是再敢说玉玲闲话,就是跟他萧逸云过不去!
    萧明堂沉默了,他没想到年轻的侄子这次说话这么掷地有声,萧明堂心里很是触动。他想起萧逸云的三个妹妹确实孝顺又很能干,想起萧逸云教学认真,学生和家长们都喜欢他,慢慢点了点头:“逸云,你说得对,是我们老糊涂了。以后,不会再有人说这种闲话了。”
  第二天,萧婆婆端了一碗鸡汤进来了,脸上有了笑容:“玉玲,云儿说你昨天吃了两个鸡蛋,我一早就抓了一只老母鸡要他杀了,还放了一把红枣,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玉玲连喝了几口,看来味道不错。萧婆婆又看了看襁褓中的小孙女,伸出瘦手摸了一下她的额头:“这个小丫头长得比姐姐白净,皮肤像妈妈不像爸爸,真好看。两个孙女都是我的心头肉呢。”
   萧婆婆这个精明人,向玉玲解释那件事情是她考虑不周,现在全都不送了,叫玉玲不要往心里去。
   萧逸云也跟进来了,说玉玲也关心爱兰呢,可以少送一些。
    听着温暖的话语,喝着温热的鸡汤,玉玲心中升起一股暖意,她庆幸自己没有像嫂子一样动不动就给婆婆脸色,甚至和老人吵架;更是感谢丈夫为自己的不公平待遇出头说话。她低下头吻了吻女儿的小脸,脸上有了笑意。
  村里的风言风语渐渐平息了。萧婆婆虽然还是有些遗憾,但再也没有为难玉玲,而是积极地帮着她带孩子、做家务。有时看着两个孙女,她脸上也会露出笑容,念叨着:“丫头片子也挺好,长大了贴心。”
  阳光透过云层照进来落在床头。玉玲每天看着婆婆和丈夫忙碌的身影,看着蹦蹦跳跳的小芽,还有睡熟的颖儿,心里觉得暖暖的,不知不觉胃口好了很好,连第三只、第四只老母鸡也都吃了。
    她想往后的日子肯定还会有磕磕碰碰,但家人之间,特别是婆媳之间不要斤斤计较,把心放宽些,日子也就过顺了。
 
   
2025/11/26 13:47:52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4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7311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