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海外心羽>>貴州行
 
貴州行
  文 / 钟灵
 
      
     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二號,我帶著一種新的感覺,偕同四位詩友,聯袂踏上飛貴州的六日行程。
     之前,有友人對我說:貴州是全中國最貧窮的地方。碰巧今年氣候反常,貴州逢百年不遇的大旱。旅途中沒水飲用的種種假設,都成了掃興和顧慮的問題。
至於天氣冷凍的威脅,反倒不放在心上。到底在南國土生土長的我們,從未試過10度以下的環境裡生活的滋味。
     當然,訂早半個月的機票是不會因問題而停飛。上午十點,從廣州升空的飛機,平穩降落到貴陽的"龍洞堡機場",天空迎我們是一片濛濛灰白。打著醒目的"東南亞華人詩人筆會"的字板,在機場出口處,即時會合到來迎接我們的當地文聯負責人。大家握手互相介紹時,留給我印象殊深的是一位高大魁梧的王姓先生,他很謙遜地說:「貴州是一個貧窮的地方,但是,這裡的山水卻是非常的秀美。願您們去感受一下,歡迎您們!」
      這樣,再次的"貧窮"字彙加上"秀美"一詞,放進我的行囊中,拉開了此行的序幕!
    中午十一點,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文萊等地部份的詩人在機場的賓館匯集了,。在文聯領導的安排,先行上車到仁懷市。尚有部份晚到的詩人,分乘另一班車。
     我們由機場賓館出發,沿郊區的山路,顛簸上落,經鄉過鎮。下午一點多,來到"鼎罐城“,大家下車吃中午飯。我們初嚐貴州第一餐,帶路的領導們客氣的反覆對我們說:「這餐請大家將就著吃,到了目的地,我們才吃餐好的。」但這將就的一餐,各種佳餚就如流水般地不斷端到桌上。數數有十多道菜式,大家都認為飽了,正要抹嘴,廚房仍然尚有菜端出。原來,貴州人款客,定要擺個滿滿一桌。這第一餐讓我們感到菜餚豐富,隨後六天行程,午晚十二餐。餐餐都是擺個"滿漢全席",非常的豐盛。有幾餐竟然超過卅道餚菜,那煮食菜式之多可見一斑。桌上太多放不下了,便作梯級式的層層疊上。讓我們這些海外僑胞為之瞠目!而結舌卻是貴州菜的辣,貴州人吃東西是以辣椒為主的,一碟清炒油菜也要放上一大把辣椒。不能吃辣的自是吃到舌頭打結,慣吃辣的也要吃到額角出汗。在仁懷市,我們請教同桌的幾位青年同志,他們坦然的說:「我們是無辣不吃的。」難怪女詩人晨雨說:「這是超級的辣。」
     從來品嘗佳餚自是小不了美酒。下午四點多,車子抵達仁懷市的"鹽津溫泉山莊"我們甫下車,見一座大城樓,樓中間崁著"國酒門"三個大字。望向左邊山頭,一支巨型的茅台酒廣告矗立在山頂。此情此景,大家都曉得,身處酒鄉了。不懂飲酒的我,來到這國酒之都。聽著遵義市文聯副主任,美貌又溫柔的稅靜芳小姐,以她甜美的聲音一邊解說茅台酒的典故與特色,一邊為我們殷殷勸酒。我學著用兩隻指頭端起小酒杯,輕微搖晃。聞著那撲鼻的酒香,從不沾酒的我,也情不自禁,淺呷輕嘗。倒進杯中的酒,清瀅透澈,教人聯想到玉液兩字。沾唇時濃郁芬香,不就是古書的瓊漿嗎。落到喉頭,溫熱醇和,一股熱流在空氣6度的寒冷中,暖了腑肺,暖了心脾。
      飲中國酒,給我的感覺是典雅高尚。一隻小巧的酒杯,動作不可粗魯,它絕不能像啤酒那樣一杯杯的豪飲。碰杯時右手兩指夾著杯緣,左手微托杯底。沒有大力撞杯的情景。杯與杯只是輕觸,仰臉見底也只是一啖到喉,而酒的香醇卻足已讓人回味無窮了。
   今次我們參加第四屆東南亞華人詩人筆會,來到貴州的仁懷;赤水;習水;遵義等市县作采風活動。得以分別參觀了中國三大著名酒廠。亦因而品嘗到享譽中外的國酒茅台,與及同集團的習酒和集百草香的董酒。我們團隊沿着如一條銀鍊,美麗純淨的赤水河,習水之源,先後走訪了三大酒廠。見識那釀酒的過程,紅高粱的多番蒸煮,埋在石窖厚封的發酵池;流水線的包裝……..。以及那在高低山麓中整齊密集的房子。一位帶隊參觀的領導,指着那一排排的房子。豪邁地說:「大家看我們地方的這些房子,知道是什麼嗎?它們不是讓人住的。」領導說到這裡稍頓一頓。圍觀者,有部分詩人心境雪亮,不約而同齊聲說出了相同的一句:「那是給酒住的。」噢!原來制酒的過程雖複雜,時間才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董酒廠有十月懷胎的歷程;習酒解說兩年陳貯的窖藏。喝茅台時,領導說:「我們手中的酒,沒有五年時間蘊藏,絕喝不到。」
      今次我們的到訪,每間酒廠的領導都取出佳釀,請大家品嘗及相贈。亦可以說貴州六日,餐餐都有美酒款待。我們入鄉隨俗,吃著辣味的佳餚,喝著醇香的美酒。但身體並沒有引起上火和不適。這應該關係當地天氣的緣故吧。貴州屬高原,山地居多。人處其中嶂氣深重,酒和辣椒該是起著驅寒散濕的功用。
    第一天我們的車子從機場奔赴仁懷時,途中就有一段令我非常難忘的山路。當時在旅遊小巴上,時近中午。我們因為是乘早班的飛機,頗覺勞累,加上到仁懷的路程不短。我閉目稍事休息,正酣然入睡。車行了約莫一段山路,感覺中彷彿有點渺渺茫茫,如煙似夢。我驀地坐起,啊!虛虛幻幻;翩翩舞舞的白霧,滾滾而來。我一下子睡意全消,才看見天際如水墨國畫中的山影,只瞬間,連眼前公路旁的堤道都不見了,車窗外全是一片白茫茫。鄰坐的梁心瑜詩友,亦不斷用手拍我示意觀看;我心中既驚又奇。由於,我們長年在熱帶的南方國土生活。一年到頭都是陽光燦爛,幾曾見識過如此深厚的濃霧;有被包圍的感覺。只可惜不能停車,讓我好去把霧擁抱一下。一會車子穿過了此路段,霧也就逐漸飄散去了,只在我記憶中留下這印象殊深的一幕!
     隨後的幾天,我留心觀看,這裡的霧似乎無處不在。尤其是清晨時分,那霧繞青山的美景。贏得海外詩人的數碼相機多少按鈕!在"鹽津溫泉山莊"下榻處,我們有幸得到安排的房間。早上拉開窗簾,或傍晚倚窗而立。看到的遠山近景都仿似害羞的姑娘,用輕紗半遮面。初抵步那晚,天空下着霏霏細雨,它又像小姑娘,受了委屈在泫然低泣;一片煙雨濛濛。
     一位領導對我們說:「這是今年第一場雨呀,是海外詩人帶來的。」我們謹回以祝福的笑意。
    四月十三日早上,參加了詩人筆會的隆重開幕,聆聽各地詩人的交流發言及合影留念。
      午飯後,我們越南四位詩友相約一同走訪"國酒門"牌樓後面的"鹽津大橋"。在橋中央俯瞰深邃低谷,遠眺連綿山脈。其中流淌的河流,如一條玉帶遙伸天際。我們從橋頭走到橋尾,再爬下橋底。在高低的山麓間,看老農拉著牛在翻土。天地是如斯寧靜,景色是無限曠闊。此時看貴州的山更像一位端莊嫻熟的女子,蜿蜒綿長,脈脈相連。置身其中,有如在母親的懷內,有着非常的安詳和自在!只是,空氣9度的冷凍,讓我們拍照時,擺的普士雙腳都是不停在抖。
    今次到貴州,並沒有去到鬧旱的災區。在我們抵步的景點,赤水河源源不歇,桫椤國家公園的五柱峰,青蔥動人。團隊一路攀著紅色岩石而上。空氣及踏足的階級是那樣的濕,沿山的植物翠綠得非常的潤。
       游四洞沟,傍著溪流延長深入。兩旁的翠竹,鬱鬱成蔭,傲指南天。瀑布奔騰有勢,水花四溅。但因時間的關係,大家只到達第一沟。其餘三沟帶著遺憾,有待下期再會了!
      至於虹頂公園的大杉樹,讓人稱奇。這是歷經百年風霜,屹立不倒的一棵杉王,要感謝地方領導給它的保護和愛戴。大家排隊在杉王下拍照留念。
      我們也參觀了仁懷市的新農村建設,在滿地的油菜中取景;也將貴州特色赤白間隔的的樓房攝入鏡頭。
     走訪大同;丙安兩古鎮,有重返古書裡的中國式家鄉的感覺。背起當地人的竹簍,傍著老大爹大娘留影。最是蹲在小崗農地上的,兩腮紅撲撲的小男童。他瞪着好奇的表情,看這忽然來了一大群的人。與此同時卻讓詩人們紛紛舉起數碼機,讓他成了片刻的名模。
  貴州六日遊,最難行的要算習水那段,迂迴曲折如蛇形的山路。彎彎曲曲直把車上的遊客彎到暈頭轉向。最險峻的是有着歷史背景的"婁山關"當年紅軍在這裡奮戰定下了江山。我們跟著領導一路聽他講述紅軍昔年的血戰。從婁山關到今日定名"轉折城"的遵義會議會址。聽著歷史的事跡,踏著前人走過來的道路。景物交融,別有一種感動。最後,一位領導帶着真誠對我們說:「您們今天來到這轉折城,回去將會一路好景。祝福您們!」我們也帶着衷心的謝意,感謝今次各主辦單位,安排了一个非常妥善和完美的行程。在仁懷市,地方政府更出動警車為隊伍開路,充分體現東道主的隆情和好客。
      藉著這次團隊,得以讓我有了貴州行這美好的一頁!如果說貴州是貧窮,遵義市的風貌卻勝過許多城市。如果說貴州山水是秀美,那就完全貼切,我還願給它再加靈氣兩字。
      也因今次的采風活動,原本天各一方的海外詩人,能有六日的歡聚。亦解開了向來把詩人和作家誤認為是岸然不可及的一羣。今日東南亞詩人都是平易可親的。看,北京的王楓大姐,和大家見面時彷似是分隔多年的親姐妹,有着那麼一份喜相逢的高興。擔任華文詩人筆會的常務理事吳岸先生一位高齡前輩,及雲鶴與秋笛老師等。都是那麼和藹可親。弄潮兒老師,在遵義步行街。豪爽的請大家吃地道的燒餅。劉一氓老師的攝影;還有秋山;王濤曾相識的交流。同講廣州話的桂漢標老師及虞永新女詩人;愛笑活躍的夢凌;俏麗可人的晨雨。當然,女詩人中印象最深自是繞樑三日,李献玉的歌聲了。還有樸實的隨雲夫婦;還有只有倆位代表的文萊詩人,海庭和羅國華老師等等…………。
      當六日時間的過去,車子送大眾離開尊義市。彼此在中途分道,各覓歸家的路。時在晚上九點,原本兩輛同一線路的旅遊車,此際各走一方了。有去機場的;車站的;轉其他省市的;多留數天的………瞬間風流雲散,這是人生的定律吧,有聚必有散。
      其中貴州兩位文聯的領導,一直很辛苦的伴隨我們。在各景點不斷的督促我們,不要離隊,不要落後。現在到他們站口時,也只能依依揮手說再見!
      但低頭祝福,每位前輩;詩人;朋友。人人身體健康,期待下一屆的相逢吧。

                            (2010、4写于越南胡志明市)

 
2010/6/25 2:21:45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432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8467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