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街道•那礼花•那人影◆
萧山十中114班 詹佳妮
记得去年除夕那天傍晚,我在妈妈单位等妈妈下 班。天色已渐渐暗下去了,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少起来了,只有那少数的车子还在马路上穿梭。
忽然,我的眼光定格在几个金黄色的点上,定睛一看,原来是穿着背心的清洁工,他们正拿着扫把卖力地扫着地。寒风将他们的脸颊吹的通红,将他们那已变白的鬓发吹得像在天空中跳舞的“天鹅”。但是,弥留在空中的却只有“唰唰”有力而有节奏地扫地声,中间没有夹杂着任何一点抱怨声,他们就单单只是低头认真扫地而已……
我在玻璃门里面一直看着他们扫地,房间里的暖气吹得我有些思绪不宁。扫好了,他们将落叶都倒进了三轮车里,然后朝两手间呵了一口热气,接着两只手使劲地搓了搓,两脚用力蹬了蹬就渐渐消失在路的尽头……
路上只剩下两排几乎已经变成“秃子”的梧桐树还一如既往地立在那里迎接新春的到来。
晚上,我们来到奶奶家,一家人围在桌子旁边吃年夜饭。外面则是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是啊!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放起了烟花来迎接新年。
吃好饭,又过一会儿,我们就开车回家,在路上,遇见红灯。我就四处张望,路上空空的,只是在远处有几个人影在那边来来回回晃动,当我们的车经过他们旁边的时候,只见一位年迈的老人正用他那瘦小的身体背着那些烟花的纸盒往三轮车里扔,而一位老婆婆则拿着一把比她还高的扫把将那些灰扫进那簸箕中……我们的车开走了,留在路上又只有穿着黄色背心的人影啦……
由于太兴奋的原因,在除夕的那天晚上,我一晚没有睡。半夜,我还爬起来看天上那绚烂多姿的礼花。灿烂的礼花将整个黑暗都给照亮了……
早上五点多左右,天还是灰蒙蒙的,我向楼下一望,又是空空的,只有那烟花盒子和灰烬孤零零躺在那边……可是,为什么那么整齐的躺在那边,一定是那几位穿着黄背心的清洁工。
到了七点多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他们正走在那干净的马路上。可是,他们又有谁会想到这干净的马路要是没有那几个人影在黑暗中打扫,这马路能有如此的干净么?要不是我亲眼看见,我想,我也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吧。
但是,事实上,马路是变干净了啊。
◆水韵•缤纷◆
萧山十中305班 毛钰泓
都说“西湖是落入尘世的明珠”那么把和西湖并称为姐妹湖的湘湖喻为一颗闪耀的星辰也不为过的。湘湖的美,沉醉在那飘渺迷离的江南烟雨中;湘湖的美,存在于那一汪湖水的脉脉柔情之中。
春的湘湖,盎然生机,柳枝垂条,嫩芽初新,枝条划过湖面露出一汪媚眼;夏的湘湖,绿意葱葱,彩鲤在湖中嬉闹,游人在水中楼台漫步;秋的湘湖,庄重婉约,蜕去了春夏的生机与热情,伴着无边落木的萧萧而下,望着秋水长天,沉醉在夕阳酒红色的梦境之中;冬的湘湖,更多的是清静,墨绿的远山笼罩在晨雾之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安静。然而雪后的湘湖更有一番韵味,今冬的大雪让我又有幸好好领略一番。
雪中的湘湖被白色所笼罩,远处的群山斑驳地点缀着皑皑白雪,显得更加肃穆了,山脚的树早被雪压的弯下了腰,树下的草地早已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厚厚的雪,洁白柔软,让人见了着实感到可爱,不忍打扰这一片洁白与宁静的美好。台阶、亭子、石像被雪裹的严实,沿着湖边漫走,一深一浅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不远处的湖面浮现一层冰样的浮雪,雪浮在湘湖的水上,使浓稠的湖水仿佛凝固了一般,雪依然纷纷而落,隔断了天地之间的那一线,又仿佛为湘湖披上了美丽的嫁纱,分外晶莹剔透。
难得江南有如此大的雪,除了欣赏美景之外更应该玩个痛快。堆雪人,打雪仗,冰冷的雪仿佛在我们手上有暖暖的温度,尽情的飞扬,欢笑声伴随着纷纷的大雪飘扬……
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白白的树,茫茫的山,像一层层厚的被子盖着这一方城市中的净土,真希望雪不要停止,永远保持着一片纯净与静谧,静静守候这儿的一山一水,保留这儿的每个日出与日落的光辉,愿这颗明珠可以永远闪烁,照耀这片萧然大地。
◆年轮•绝唱•封印◆
萧山十中201班 方亚运
游荡在黄河岸边的音乐,熟悉而又陌生。老人苍老的脸上,皱纹如同一个个残缺的音符,印在蜡黄的纸上。一段艰辛的旅途即将结束,老人脸上的笑容显得僵硬而又悲惨。手中的月琴发出安静而又美妙的声音,并没有因为年轮的增多而变得衰老。
灯光照耀着狭小的舞台,台布上惟妙惟肖地映出一个个可爱的小人儿,演员们看不到台下的观众,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舞台的背后奋力地演出,手灵活地摆弄着手中的道具,并不年轻的艺人奋力表演,汗水已湿透了衣衫,从轰隆中发出沙哑的声音,似乎是声嘶力竭,脖子上的青筋暴露在外,似乎下一刻就会在热闹中中断。然而面对台下的零星的几个观众,只有默默地挥洒汗水,露出疲惫的笑容。他们已经不再年轻,因为他们已经老去,面对眼前空旷的观众席,只能保持沉默。他们所做出的努力换取的或许只有孩子们天真的笑声和离开后的独守寂寞。
在很久很久以前,他们或许就对这门古老的的艺术埋下了深深的爱恋。在年少时偷偷地拿下挂在墙上的月琴,拨动那一根根琴弦,美妙的声音悠然漫长,她陪伴着他们慢慢地老去,舞台的灯光在一点点慢慢的消逝,但她的身影依旧在黑暗中舞动,她不会被历史所封印,即使只有那一丝丝微弱的光线,她都会向前不断摸索,她不知道,她必须找到延续历史的光圈。
黄色的土房,老人质朴的脸上爬满皱纹,干枯的手指依旧拨动着那几根伴随自己一生的弦。独自坐在家门口,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但弦音却依旧没有改变,嘴里呢喃地唱着不成调的词。紧闭着双眼,他是在回忆过去,还是在计划将来。路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他只有淡然的微笑,永远相信,手中的月琴一定会懂他的心。
夕阳穿过缝隙射在他的脸上,岁月在慢慢逝去。留下的只有自己干枯的身躯和永远都不会变老的月琴。她是美丽的神话,必须被人们歌颂和流传。有些人虚伪地对自己说,一定要记住,但却在自己的言语中渐渐忘却了它本身的意义,时间把她一点点封印,失去了她原有的光芒。
过去时间留下的影子,随着年轮越来越大,把阴影逐渐覆盖。光没有可以照亮的地方,全世界转瞬黑暗,渐渐地连自己也忘记了。
◆逝水•流年•惜忆◆
萧山十中113班 徐梦瑶
在记忆的小路上漫步,时常会拾起那些零星的往事来点缀旅程,或许感人,或许平常,却都已不在风中无言的诉说;当试图再去寻找那份源于心间的感动时,淡泊却是唯一残留的痕迹;当记忆的潮水再次袭来时,所有的心事也只变成了淡淡的心情文字,取与舍,得与火,人生中从来都是相伴而行。
花开花落,秋去冬来,许多事情过去了便不再有踪影,有些事却总在记忆中徘徊。我们总是被往事所牵绊,生活中有太多的诺言是无法兑换的,所以不要轻易去承诺什么。青春岁月中的承诺总是像镜中花,水中月。就像初中时代的诺言,我和好友们许下的诺言,说什么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要一起进步,要上同—所高中之类云云,但中考结束后,我独自一人迈入十中的大门。但我们依旧彼此祝福,因为我们知道,祝福总比思念长。就像SJ说的一样,在我们年轻生命中的每一天,让我们舍弃那些不愉快的记忆,打点行装,旅途还很长,我们总是要走下去的。
中考结束后,生活变得有点像白开水,平淡自然,空虚乏味。我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看天和睡觉上,而且乐此不疲,因为无所事事。看天的时候想些往事,于是那些过去的人,过去的事就像倒带放映一样在天空中层层叠叠地铺展开来,然后散去,只剩自己一个人泪流满面。睡觉的时候梦见梨花,大片大片的雪白,花瓣像大雪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像是永无止境的样子,看得我莫名地忧伤起来,难过像水波似的一漾一漾地荡出来。“梨”同“离”谐音,因此我讨厌梨花,但它就在梦里嚣张地盛开了,我的无奈只令其熟视无睹,开放得更加灿烂。
当我拿着毕业照的时候我总是想,如果时光能倒退该有多好。然后就把自己当成鸵鸟,将头深深地埋进记忆的沙子,把时间一分一秒地浪费掉。于是S说我是个容易陷在回忆里不能自拔的人,我非常赞同地点点头,说那是那是,知我者S也。她无奈地笑笑,说我像个被时光丢弃的孩子。我翻个大大的白眼,特自豪地说没错,我就是被时光丢弃的孩子,但我不是在时光的罅隙里生存下来了么?然后S就呵呵地笑,我则拍着她的肩头,说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了。S,到时候你会忘记我么?说到最后我们相视而笑,可谁都掩饰不了那笑容里隐含的忧伤。
我觉得自己很难适应新环境,想一想我就觉得难过。记得某人说过,时间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药,我对此一直深信不疑,因为我本身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我花大把大把的时间从回忆里将自己拔出来,再草草地种植到现实中,于是我就又一次顽强地活下来,至少不至于被时光的洪流所吞没。
曾经的自己喜欢过一首诗,诗的名字叫《一滴水的千年传说》,诗是这样写的:
我想起飞鸟在天空中留下的痕迹
天是湛蓝的
你说这些都很美
我们还有要守护的梦
这个时候风其实很大
我们的话语还来不及在地上滴落
便被吹得消失了踪影
那一刻
你的忧郁在天空中蔓延
我扬起头
看到了云朵后暗藏的伤
要闭上眼睛想象
美丽的精灵在花蕊上飘飘舞动
这条小溪就是从那里流过的
水很清很清
一闪一晃
揉碎了飘渺的魅影
已经记不清那只蝴蝶是怎样飞来的
就像记不清什么时候第一片枫叶染成深红
好象只是在一刹那
你举起手指
一滴浓郁的红
忽然就碎裂成指间淡淡的伤
你说要等到星光划过掌心
那些流动的云后面
你就带着思念高高地坐在那里
挥手间
雪花片片
所有的光芒都是从水中溢出来的
我用树枝把它们打捞上来
然后撕成衣裳穿戴
我们默默地站在岸边一动不动
任凭被风化成千年的传说
说不清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只是觉得它与往事啦,回忆啦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看到它的时候我就想,那些过去的人和事是不是也可以被风化成千年的传说?我想一定可以,因为我相信思想是永远存在的,它是一个人存在过的痕迹,那些未曾被遗忘的往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些盛开在记忆里的往事,在年华里撒落了一整片的花朵。就像《幻城》里说的一样,不再回来的十年,大雪覆盖了纯白的梵唱,记忆一路向北,向北,高唱着黑色的燎原歌和白色的镇魂曲,无法回来的十年,我带你走回最初的沉睡,回归所有未曾开启的盼望。我在这里。于是,我们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后便开始唏嘘感叹,感叹自己曾经所经历的所有所有,感叹时光那么白驹过隙。
郭敬明说时光没有教会他任何东西,只教会了他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个神话。对此我总是半信半疑,偶尔想想也确实如此,于是对成长充满怨恨:但仔细想想时光又教会了我好多好多,至少教会了我不再一味地做些不切实际的白日梦,至少,教会了我要面对现实。过分地沉浸在往事中是不被允许的,一个人总是要忘记一些事情才能记住另一些事情,这一点我知道,清楚地知道。于是苦笑着看如水的时光在指间悠然地打了个转,然后离去,翩跹如同绝美的舞步,华美绝伦。我紧握双手,竭力想要抓住一些东西。但当手掌摊开的时候,只有大片大片的荒芜。
时光的洪流中,我们总会长大,总要笑着和往事挥手说再见。
◆累并快乐着◆
萧山十中305班 李梦霞
日本清水龟之助是东京一位卑微的邮差,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将各式各样的邮件,快速而准确地报送到每一个相关的家庭。与那些长期从事能够推动人类历史快速发展的高尖端科技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相比,清水龟之助所从事的工作,简直是微不足道,甚至不值一提的。然而,就是这位长期从事着如此平凡无奇的邮差工作的清水龟之助,却出人意料地获得了日本国家级奖项——“终生成就奖”。
(一)
高考前的日子,面对着写得密密麻麻的黑板,面对着桌子上数不清的作业,我们也许会疲惫地长叹一声:“真累啊!”无意间接融到了柔软的床铺,便立即瘫软下来,神经一下子松驰了,并希望就这样躺下去,再也不用爬起来。当第二天的朝阳悄悄地爬上地平线时,清脆的闹铃声又准时将人们从睡梦中拉回现实,我们又精神饱满地走向新的一天,路途上留下坚实的足迹和甜美的笑声。
当大红的通知书出现在眼前,我们兴奋地跳动,忘我地欢呼,觉得以前的辛苦都是那么值得,这结果也是让人快乐。
我们流泪了,但笑容挂在脸上,满意藏在心里。
(二)
陪自己笑的人很多,陪自己哭的人很少。
迷蒙的双眼遇到了另一双迷蒙的双眼——老师也哭了。熟悉的身影又一次向我伸出了双臂,又一次,我回到了从前。
那明亮的教室,干净的桌椅!那宽阔的操场,笔直的跑道!那美丽的校园,欣欣向荣的教室!那敬爱的老师和难以忘怀的往事!
忘不了,风雨无阻,您都第一个来到教室替我们打亮每一盏灯;忘不了,春夏秋冬,您都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关好每一扇窗;忘不了,讲台上的您轻轻地抹去眼角上的粉笔灰;忘不了,走廊上的您轻轻弯腰拾起落在教室外的小纸屑;忘不了您的微笑;忘不了您的叹息;忘不了您疲惫的身影;忘不了您所讲的做人的道理。
更忘不了的是,您说的那句话:“很累,但是很充实,所以很快乐。”
(三)
清水龟之助的工作态度始终都是那么认真和投入。在他那并不短暂的二十多年里,他从未请假、迟到、早退。不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冰天雪地,他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把邮件送到收件人的手中。
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了他?
“是快乐,从我从事的工作中,我感到了无穷的快乐。”清水龟之助对此不无感慨地说。
我想他之所以能始终如一地工作那么久,是因为他喜欢看到人们在收到远方亲人捎来的信件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而欣喜的表情。
他喜欢看人们为此而快乐、幸福。
(四)
那奔波的整个过程,是快乐的抑或是痛苦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留下的是生命中最晶莹透亮的宝石。
有位哲人说过:我们不能选择工作,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工作的态度。“很累,但是很充实,所以很快乐。”我的泪又来了。
(五)
恍惚间,又想起了《庄子•秋水》中的一则故事:庄周与惠施立于桥上看风景。庄周情不自禁地说:“桥下的鱼儿自由地游来游去,这些鱼儿快乐着。”
惠施一笑:“你不是鱼儿,你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那些鱼儿快乐吗?我是知道的,因为它们在我心里……
◆寂寞的回音◆
萧山十中301班 项丽娜
历史的尘埃
我静静地站在原地发呆,羡慕泡泡可以飞,因为说好在你离开的日子里不哭泣,我将泪水,深埋手心……只有把恩念寄托给五彩的泡泡,让它们穿过距离,飞到你的身边!
我静静地站在原地发呆,困惑地理不清脑里的思绪,因为说好在你离开的日子里继续守候,无奈地看着日升日落……无助地呼喊,希望灵魂可以苏醒!
我静静地站在原地发呆,羡慕王道士可以那样的没心没肺,笑着奉上千年的馔玉,只为获取那微薄的金币……扭过头不去看那无知的嘴脸,心痛着,为你流泪。
被遗落在异乡的你,是否依旧光芒四射?是否想念着抛弃你的故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
死守一个冬日,为了一个童话,而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早已死了,死在太阳升起之前;春天之前,还有那条小人鱼,正眨着泡沫的眼睛痛苦地望着我,望着我……
你是否也是这样,坚守着节操,坚守着高洁,坚守着对文明的爱?可是无情的岁月,夺去了你的嗓音,漫漫光阴,沉淀了你的坚守。于是,你只能化为尘埃,在历史的长河载浮载沉,等待着被人世再次拾起。
生命的祭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在展现你的壮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在展现你的豪情;钱塘江之潮,“天接云涛连晓雾”是你浩荡强大的阵势。可是,在这之中,有多少生命消失在漫漫长途中,有多少泪水融浸在清清河泽中,有多少的呐喊沉眠于流逝的光阴中……
大海在退潮时把贝壳留在沙滩,太阳在谢幕后把星星留给苍穹,你们在离开之前,给世界留下了灿烂文化。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你们用生命来祭奠文化。
清二百余年后的1927年,大学者王国维拖着一条辫子自尽于昆明湖。其实,他无异于顾炎武、刘宗财。正如陈寅恪所说的,他们都是死于一种文化。
诚然,一种文化一旦被一个时代的人所认同,那么文化便成了他们生命之所在。曾几何时,文化与生命已完全融为一体了。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个强者威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号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寂寞的回音
仰望天空,阳光很安静,云朵和着房间里的歌声在流动,就像孤独的萨克斯,美得让人想哭。
那些坚守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女人,呼应他们的,不是“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不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而是“一语天然万古新”,是“天地阔远随风扬”。
文化,在艺人手中,是攀升的资本;在商人手中,是获利的广告;在媒体手中,是炒作的工具……文化,已失去了它高洁的根质,显得浮华飘渺。
用生命祭奠文化的古人,要作何感想呢?若是有幸看到了这样“先进的文化”,又会是怎样的一番作为?倘若知晓文化精蕴的镌刻如此浅薄,文化真谛的回音如此寂寞,怕是又要“半江瑟瑟半江红”了吧……
◆青春•想念◆
萧山十中301班 柴星熠
黑暗的天空为什么没有星星
因为星星在你眼睛里
可是
我为什么看不到光明
因为你的心被遗忘在无尽的黑暗里
那些低垂的 扬起的 陌生的 熟悉的脸
那些惆怅的 悠长的 欢畅的 歌唱的岁月
那片望不穿的秋水
那片城市落下的灰
……
一片曾经落下的叶
落到地面已是昨天
捡起来才发现
那是我们昏黄的容颜
……
我站在岸边,看着组成我整个青春的一个个零散的日日夜夜像流水一样的从眼前以恒定的速度不可挽回地流走。
我在河的对岸观望我的青春,看得平静又伤感。
长大以后,成千上万的色彩从我的心里流过,我以为他们会像清水流过石板一样瞬间即逝,可是它们却在我的心的表面留下了斑斑驳驳的投影,像是一个在水里泡了几千年的铜罐的表面一样。有痛苦的微笑,也有快乐时恍恍惚惚的忧伤。
流转青春善变的容颜,将所有的激情统统带走而留下的只有软弱的躯壳和不安的灵魂。在宽阔无比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走的小心翼翼,却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受伤,而这种伤是深达内心的硬伤,即使忘却了也还是会有痛楚。
有些声音,我们还来不及分辨就消失了;有些风景,我们还来不及看清就变样了;有些人,我们还来不及认清有就忘记了;有些感觉,我们还来不及感受就褪色了。
时间未停止匆忙的步伐,像惶恐飞过的鱼,像潮水汹涌般覆过你所产生的一切假想,漫长的空虚像白昼。
大提琴的声音像是一条河,平静地流过我的岁月,却带给我最多的感伤,左岸是我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我值得紧握的璨璨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我年年岁岁淡淡的感伤。
若不能去遗忘,只为纪念,只感温暖,那么我宁愿一生只作一季,一个笑容带走一年,时间仍在,我们飞逝。
这是我所陌生的路途,零纪元前,末世日后,万物都飞逝,带着陆离的翅膀,如果航程真的不见尽头,那么至少在最初的起点,是你的面容,清晰得如同温暖褶皱的花叶。
我们一定要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漫长到足够蜕化出棱角鲜明的外壳,漫长到曾经柔软虚弱的内心,慢慢变成硬的战甲。在这样的漫长的时光之后,我们才会想起当年屋顶上和自己背靠背的少年,樱花无限漫长地流向远方,唱着诗一样的旋律,在长满青苔的屋顶上,流过我们的肩膀,我们想起的过去,随河流奔向虚无,我们抵挡的未来,随飓风卷向身边。
那些在我生命中绽放过的花朵
那些在我头顶飞逝而过的流星
那些曾经温暖的诺言和温和的笑容
那些明亮的眼神和善良的任性
一切成为我难以抚平的伤痕和无法忘却的记念……
那些风雨中飘摇的灯火
飞逝而过的站牌
陌生的面容
廉价的外卖咖啡
喧嚣的车厢
充满眼泪和离别的车站
延伸的铁轨
寂寞的飞鸟和我之间
究竟谁是谁的过客
谁是谁命中的点缀
躲在某一个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个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时,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落花是疲倦的蝴蝶◆
萧山十中105班 叶安丹
西阳老去,西风渐紧。
叶落了,花也随之枯萎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但鲜艳的花瓣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有绿叶天使的守护,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落花有落花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它虽然凋谢了,不再具有年轻时的娇艳美丽,但它恰似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花瓣们轻轻的叫喊。
我常常站在自家院子里注视那自从我小时就站在花园里的月季,每次都只看到它凋零的一面,而那绽放的美丽却又经常错过,都已过了十来个春秋了,它还是那样站立着,好像在期盼些什么。说来也怪,园里其它的花都已快败了。都只剩下了一片荒草,而它却仍站立。听奶奶说,我小时候经常到这园子里玩,而且每次都因为摘花而被刺伤并且有一次还拿着锄头想把它除了,到最后还是没有。因此,这一株花记注了我从小的回忆。
长大后,我很少再去留意那里,每次经过那儿都会注意到只有奶奶一个人站在那儿,望着它,好像在寻找什么。有一次,我走近问她怎么了,她就语重心长地说了几句,说她老了,园中的月季也快老了,以后就没人再照料它了。并且还提到园中本来是有两株月季的,一株是在爷爷去世不久后枯萎的,另一株仍站在那儿饱经风霜。另外,她还提到了她的儿女,并一一说出他们的特长,但最后每次都是叹着气眼里也常带着血丝,叹息着:“我老了,你们小的都嫌我唠叨,你们要记住,要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孝敬你们的父母……”这使我很震撼,奶奶经历了这么多的岁月,辛辛苦苦把子女拉扯大,而他们却很少回家看望她,孝敬她。总不断教育我们从小要孝敬父母,但他们自己呢?我总以为自己还小,总是把奶奶的那些话当耳边风,甚至有时还暗暗地取笑她。
叶落总要归根,但在未落之前,它总是很恐惧的,很寂寞的。总想找人来陪陪,但迎来的总是孤单寂寞,这使得她更憔悴。更苍老。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了,月季枝条上的叶子也随着秋风落下,花朵早已凋谢。早已失去了年轻的光彩,整株植物也不免有些苍老,好像即将倒下似的,它好像已经看透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趁现在一切还没有结束,好好对待我们的亲人,不要让他们在寂寞孤独中,只有已凋谢的一株植物作伴。
未落的花已失去了绿叶的陪衬,但它还有希望,她还没有逝去。那么,未何不让希望变成现实?落花就是疲倦的蝴蝶。
◆孤独◆
萧山十中210班 徐蕾
现在的我常常觉得茫然,那些过去看来非走不可的路,理所当然的选择,却在兜兜转转一大圈之后,才惊觉鸡肋在口,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前的辛苦,种种的付出,是否只是自己一厢情愿,自找麻烦,活该而已。我不知道,抑或不愿知道,在这苍茫的世间,我身处何处呢?
总以为和同龄人相比,自己是个有思想,有抱负,对自己负责的人。人生的路上,每一步的选择皆是左右权衡,慎重做出。可是现在……
我似乎是得到了我所想要的一切,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件最值得高兴的事吧!可在这突然之间,我却有一种失落的感觉,很累,很累,不明缘由。而成绩的下降,更让我万般无奈。
当着社团的老大,人人听说,便抱以羡慕的表情,却突然觉得自己很虚伪。我所做的一切只为换来一个表情吗?不,我不要只做花瓶,我要让大家认可我,肯定我。一直以为以我的能力可以做好,可是现在看来却不然。我亲眼看着,我所带的社团在一天天下滑,却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有谁能告诉我,帮我出出主意。
现在,虽然只是高中,大家的思想却好像并不单纯。社团内部又有多少人愿意听我,其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让我感到无力,无助到了极点。是我变了,还是这个世界在变?感觉昨天的我还单纯得像盆栽埋的幼芽,happy就笑,sad就哭,可现在的我呢?必需要学会坚强吗?还是必需学会适应这明争暗斗的社会。
闭上眼,不想去烦恼,可满脑尽是老师,同学失望的眼神。想找个朋友聊聊,谈谈心,却惊觉似乎自己连个能称为“死党”的朋友也没有,很悲哀吧!
打开电脑,传入耳的便是Angela的《泪光》,正符合我现在的心境,有种想放弃学习,放弃生活,放弃生命的冲动,因为此刻的我不再自信。
窗处,阳光明媚,是老天爷在和我开玩笑吗?让整天无所事事的我想那么多,烦恼那么多,是你在催促我成长,还是争着想要看到我的落魄,我的孤寂,我的无奈。
好想痛快地哭一场啊,发泄心中的空虚。天使突然降临到我的身边,用它白色的羽翼拥我入怀,对我说:“加油!不要再烦恼了,想想快乐的事吧!”
◆以最美的微笑开放◆
萧山十中110班 陈斐英
清晨,雨仙子轻轻的敲打着我的窗户,催我睁开惺忪的双眼,一阵凉风吹来,我任着自己的双腿,信步走到阳台上。
忽地,一阵光闯入我的眼眸,细细的看去,五朵美丽绚目的花儿正在争奇斗妍,我们的阳台可谓是植物的世界。妈妈是一个爱花之人,所以,在阳台上种了大大小小的花,有吊兰、水仙、仙人掌……简直就是花仙子的圣地。
平日里,我也是培欢闲来无事为花儿们浇浇水。所以,我也与花们交了朋友,可是,有一个例外——仙人球。
仙人球被安置在我家的一个角落里,因为它非但不美丽,而且浑身是刺,特别不讨人喜欢,并且它的生长速度出奇的慢,悉心照料一番,却毫无成效,所以,古怪的它被我一脚踢开,不再关心它。
可是今天早上的景象却把我对它的态度彻底改变,它开花了,开出了令人称奇的花朵,一时间,我为它的美貌所折服。
走近它,它的美丽更加怡人,五朵白色的花相互交错,好似在嬉戏,微风习来,花香沁人心脾,花朵从绿色的仙人球上一挺而上,傲然独立,仿佛花仙子遗世而独立。花朵底端有着长长的花萼,像坚硬的盔甲,保护着娇嫩的花姑娘,花瓣白里透红,好像花姑娘羞答答的面颊,中间的花蕊呈黄色,在风的轻抚下,来回摇动,像是为初到这个世界而舞蹈。整朵花简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精雕细琢而成的花艺品,凡人之作无可比拟。
赏完花的美丽,我不得不低头沈思,默默的仙人球在角落里放出异样光芒,而我呢,又能否熠熠闪光呢?仙人球不像其他的花一样整体耀武扬威,而是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在沉默中积蓄力量,蓄势待发,终于成功了,开出了娇艳的花朵。
在无声无息中,我们赏到了花开的美丽,但在秋天的时候,我们才知道生命的季节已悄悄远去,落叶之下,簌簌的风声已不再记起春天的日子里是如何萌发希望的新绿。
就像感受春天,在青春的岁月里我们不可能没有怅惘的遗憾,那种廖落的感觉源于何处?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黑暗之处,我们的影子是那样的单薄、孤独,静伫在时空的心中。但时光是永远行进着的,我们的脚步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停顿。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开花的方式,我们习惯听到花开时的动听,美丽的精彩。而我们却只能选择安静,静静的开放,以最美的微笑开放。
时间真的像老人们所说的那样,在无声中已经溜走了很多。眨眼的功夫,又是一年春去春来,转眼间我又长大了一岁,但时光已经流逝。
没有人可以预知明天,美好的事物总在前方等待。
◆追忆似水年华◆
萧山十中216班 马丽丽
我闻到了秋天的味道,夏天带着昨天的喧嚣走向终结,只剩下梧桐叶在微风中哗哗作响,只剩下桂花在阳光下散发幽香。
我和朋友走在校园里,一群高一新生穿着刚发的校服追逐打闹,朋友指着他们,笑着对我说:“看,他们多傻!”
可是我的思绪却有些恍惚,又回到一年前刚入校的时候。那时候的我们也曾这样规规矩矩地穿着校服,也曾这样“毫无遮拦地在拥挤的校园横冲直撞,也曾被别人笑着说:‘看,他们多傻!’”
如今,物是人非。我站在校园里,风吹卷着落叶,像一只只断翼的蝴蝶在凌空飞舞。透过枯黄的树叶,又高又蓝的天空像鸟羽般轻盈,像溪水般澄澈。我闭上眼睛——
在有着灿烂阳光的午后,我和同桌一起趴在桌上谈心;
期末考试后,我心中充满了悔恨,满脸是泪水;
和同学在操场上打雪仗,我不幸被打中,但仍是快乐;
……
然而,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眉宇之间多了几分沉重,那是成长在我们身上刻下的永不磨灭的痕迹。成长是奋斗中甜蜜和苦涩交织的一种回忆,是暴风雨来了又退去后的一种沉思。成长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在给予一些东西的同时又毫不留情地带走了我们最珍贵的东西。但是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感谢它,感谢它让生活不再是一条无声无息的河流,当我在陌生的路口驻足回首时,看见的将不是怅惘和迷茫,而是青春的骄傲和快乐;我也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心茧一层层脱落,灵魂能透明而柔软,一只拥有美丽翅膀的蝴蝶将会在阳光下翩然起舞。
“昨日是已停的风,是坠落的夕阳,我能告诉你,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耳边丁丁东东的音乐已经停止,刚才淡淡的忧伤在阳光下被蒸发,渐渐消失,就像自己的似水年华在岁月的河流中无声无息地流走。
平淡如水的日子,我坐在教室里,看着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映出斑斑驳驳的碎影。
“年华似水,匆匆流过。多少岁月,轻描淡写。”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是坚定地向前走,而不是站在十字路口无助地张望。
我的似水年华,在校园朝辉夕阳,风霜雨雪的交替下,缓缓流过……
青春,有一双一半明媚一半忧伤的眼眸,喜欢凝望灿烂的秋阳,高远的天空,回想昔日的快乐;
青春,有一颗炽热而善感的心灵,包容了成长路上所有的眷恋和憧憬,脆弱与坚强。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似水年华,年华似水,追忆和怀想都无法阻挡青春的脚步。生命的成长,如此,何不以一份从容、洒脱的心态迎接成熟,笑对成长?
◆走过六月◆
萧山十中102班 俞桦
六月,是孩童的时光,
六月,
阳光灿烂美好,
但,
树影躲在阳光的背后,
忧伤躲在快乐的背后,
六月,
同样也是告别孩童的雨季,
一次次的离别,让我们成长,
原来,
六月也有落叶,
六月,是美好的,因为有孩童们的欢声笑语,
六月,是忧伤的,因为有年轻人的烦恼忧愁,
我们终究还是在六月说了再见,
离别了,虽会再见,
但却有一种莫名的滋味涌上心田,
我们还年轻,
我们要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得更远,看得更清,
但我们相信,
雨落之后一定会天晴,
相逢的人必定会再相逢,
除非雨落之后仍然是雨,
除非时光之后再无奇迹,
走过六月,
告别了,启程了,
生活又有了新的起点,
但却忘不了过往的六月,
就让我们带着已走过的六月,
带着六月的感动,快乐,烦恼,
走进下一段人生旅程吧!~
◆小谈一次性筷子◆
萧山十中208班 王佳萍
筷子作为中国人的独特餐具,与国人结下不解之缘。远在商纣时期,我国古人就开始使用筷子。也正是筷子是人们告别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传统的筷子大多用竹子制成,但也有用雪松、白檀木、柚木、松树等木材加工而成,后来又采用金、银、玉、象牙等名贵材料制成筷子。作家冯骥才曾手书咏 “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
如今,筷子的品种就更多了。早在上个世纪,市场就已出现了一次性筷子。在消费者的观念里,一次性筷子卫生、方便,适合在外就餐;在生产者的观念里,一次性筷子成本低、销量大,利润高。
如此说来,一次性筷子果真好处多多吗?非也。
一次性筷子加速了森林的毁坏。据业内人士估算:中国市场种类木筷子消耗量十分巨大,以一次性木筷子为例,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450亿双(约消耗木材166万立方米);每加工5000木制一次性筷子,要消耗一棵生长30杨树;全国每天生产方便一次性木筷子要消耗森林100多亩,一年下来总计消耗森林3.6万亩。这还仅仅是国内的消耗量,不计出口的消耗量。由此可知,中国与大量进口一次性筷子的日本国相比,森林覆盖率远不及日本的四分之一,是不足为怪了。
不断破坏的森里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据测算,每公顷阔叶林一天约吸收1吨二氧化碳,放出730公斤氧气;每公顷草坪每天约吸收900公斤二氧化碳,放出650公斤氧气。而且森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增强抗风沙能力,有效控制洪涝灾害,提供生物保护区。一旦破坏产生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一次性筷子其实并不干净。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让一次性筷子更白,并防止它发霉,用硫磺熏筷子,使用的硫磺是工业硫磺,属化工原料,在熏蒸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残留。为了使筷子手感更光滑,用石蜡进行抛光,石蜡,含有多环芳烃,是石油冶炼过程中的低端产物。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除了用硫磺熏蒸和石蜡抛光之外,为了使筷子更白,他们还要用焦亚硫酸钠对筷子进行蒸煮。焦亚硫酸钠,化学名:偏二亚硫酸钠,漂白剂。这样一次性筷子你敢还放心使用吗?
事实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次性用品还有很多,例如 “一次性饮料杯”、“一次快餐盒”、“一次性相机”、“一次性超薄塑料袋”…… 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用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然而,从环保的角度看,在这方便、快捷的背后是大量资源的浪费与垃圾的堆积,带来了无穷的隐患。
但愿每个人能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为节能减排做一份贡献,创造低碳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