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出台措施治堵,公务员用车以及车辆的增长成为了治堵的两个重点,还有就是关于公共车道的距离长短。在控制好车辆的增长及公车少上路的情况下,是否就能解决城市拥堵的问题呢?在个人看来,并不能这样简单的去衡量。
先说几种在城市常见的现象。其一是车祸。拿北京来说吧,每天大大小小的车祸真的是太常见了,车祸难免会造成城市的拥堵。其二是在红绿灯处,特别是在人多的商业区地段,对于行人来讲,有些路口时刻是绿灯,当然,机动车闯红灯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其三是在拐弯处及分岔路口,经常可以看到的是机动车拐弯没有打转向灯。其四是抢道,特别是在高峰期的时候,只要有空隙,就能看到有小车往前挤。
当我们把目光都放到车辆的数量和对道路的合理性的质疑上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对这些人为的行动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呢?在广播中,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某某路段由某向某的方向因为发生交通事故,车辆行驶缓慢。交通事故势必引起道路的堵塞。引起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多,如在分岔路口不打转向灯引起的事故,抢道引起的刮擦和碰撞,这些都是人为的能控制的交通堵塞。说到这不得不提的就是驾照的考试了。笔者有同学参加驾照考试,车子一起步就熄火,最后一样顺利拿到了驾照:给考官红包了!道路上那些拐弯连转向灯都不会打的,如何拿到的驾照,这也是一个疑问。这样的驾驭员上路,势必增大了发生车祸的概率,无疑从另一个方面加大了城市的拥堵。还有很多的车祸,是因为抢道过程中一方不让或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而导致的结果。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这样的不守交规带来的后果就是城市交通的堵塞。
在商业区或闹市区,交通红绿灯处的堵塞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行人在这些地方闯红灯的概率要远大于其他地方,其中固然有行为的素质的问题在里面,但交通灯设置的不合理,是一个导致行人闯红灯的原因。在一些路口,只是不到十米的距离,行人要等上好几分钟才能过去,而过路的时间有时只是短短的不到十秒钟。在这些地方,车辆通常不管前方人行灯是绿灯还是红灯,右拐从来都不避让行人,这样耽误过人行道的时间势必增加行人在路中间的停留时间,最终导致交通的短时间的拥堵。虽然这些只是一些小问题,但在如今红绿灯相对密集的城市,短时间的拥堵也会造成城市交通的拥堵。
都说东京还有美国等一些国际化的大城市车辆比我们还多,但人家就没有我们堵。我们是否需要从其他的方面去改进我们的交通?一个自然人公共意识的提升,比其他加大各种各样的投资要实际而又好用的多。驾照的考试,是否能让其回归到其原本的功能上去?在国人素质不能瞬时的提高的同时,是否可以在道路的合理性设计上下点功夫?比如在一些人口密度相对大的地方,修建地下通道,这样效果是否会更好?在红绿灯的设计上,是否可以再合理化一点?人作为行为的主体,他才是各种问题的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