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漫步在韶城的大街小巷,“创文在行动,我该做什么”这句宣传标语映入我眼帘时,我不由停下脚步,静心默想其涵义。创文中的文,是指文明。而文明是什么呢?文明就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人们种植美善的结果,就是人们很有修养地生活。美善与修养,皆是由细节一点点累积起来的。这些美善与修养,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就在你我的一言一行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那天我路过某单位门口,清洁阿姨正在大门边拖地,里面大堂地面刚刚拖干净洁净如新,而我正要进去办点事,避开阿姨,径自就走了进去。几乎与此同时,有个小伙子与我一同迈进大门,但不同的是,小伙子望了望刚拖干净的地,并没有急着走进去,而是在门边停下来,并走到阿姨身边,示意要将鞋子底上的污迹在拖把上擦一下,阿姨起初愣了愣,不明白小伙子为何有这样的举动,后来看见小伙子仔细将鞋子在拖把上来回轻轻擦了几下,并踩了一下地,确定不会让光洁的地面留下污迹,他才大踏步走进大厅,而阿姨此时也不禁微微一笑。
这一幕,恰巧让我看见,看看小伙子的举动,想想自己的不经意,一丝愧疚让我脸上一红。小伙子这看似随意的轻轻一擦,却包含了对清洁阿姨劳动成果的尊重。试问,如果在家中,家人正拖着地,而你刚从外面回来,你会毫不理会大踏步直往家里走去?不会,一定不会,你会在门口稍作停留,换上一双干净的鞋子才会踏进家门,因为那是你的家,你会自然而然发自内心地爱护这个家的干净整洁,尊重家人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
而家与社会的区别在于,家是自己的,社会是大家的。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在公共服务场所,似乎对他人的劳动更多的是认为一种理所当然,对周遭环境更多的是一种置身事外的漠然。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我们忘了大家里也有自己。世界对于我们不是真空,不是事不关己,世间的美与丑就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内心世界,而我们不就是那镜中之人吗?美与丑往往不就在一念之间吗?生活中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壮举,我们并不是时时都能遇见甚至做到,而更多的是象那位小伙子的轻轻一擦,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让劳作之人心感欣慰,也让旁人心有触动。生活中一个个细节之美就是文明之美,如一缕缕暖阳温暖着你我。
其实,这样的细节之美,处处皆在。它让我们随时可见生活文明之美,也让我们自己成为那个创造美的人,这需要我们每个人一点一滴的付出,更需要我们每个人时时处处的参与:公交车上为老人、行动不便之人让座,让我们看见了礼让之美;在街上行走时把手中垃圾扔进清洁箱,让我们看见了自律之美;在公共场所自觉排队等候,让我们看见了谦让之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让我们看见了善心之美;在得到他人帮助时,一声谢谢,让我们看见了感恩之美。
文明,源于细节之美。一点一滴如细雨般润物无声,它帮我们时时拂去生活这面镜子上的尘土,映照出我们的笑容更加清新明媚,我们的家园更加温馨美丽,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