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翻看旧时相簿,这张是我吗?瞪着大大的眼睛,光光的头,乍一看,还以为是个假小子呢,原来是一百天时妈妈抱着我去照相馆照的。那张笑得好甜啊,手里拿个苹果,正准备尝尝鲜呢,有好吃的,难怪笑得如此灿烂,一看时间,原来是一岁时照的。还有这张小脚踮着,小手向上张着,正准备翩翩起舞呢,一看,嗬,我当时才两岁呢,看来还有些艺术细胞哟,还有这张,三岁的、四岁的、五岁的……一直到现在,每年的生日我都会在镜头前留下当年的自己。
想当年家里没有相机,所有儿时的照片都是父母带着我去照相馆拍下的,虽然当年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拍照片也算是一种奢侈的消费,但父母似乎从不计较这些,而且有几张经父亲的巧手描绘上色,成了当时所谓的时髦“彩照”。
记得当年相馆没有彩照,所谓的“彩照”都是靠相馆的师傅蘸着颜料一笔一笔着色而成,当然这是需要额外加钱的。父亲见我们对相馆里的“彩照”爱不释手,决定自己学着把我们的照片加工上色。可这上色的技术是相当考验人,需要上色的人十二分的耐心、十二分的细心、十二分的认真,仔细的调色,小心的着色,可以想象,爸爸这样一个大男人,就象张飞穿针一样,拿着画笔,把对儿女的爱一点一点蘸染到那一张张照片上。
父母为了让我们留下对过去成长痕迹的留念,为了不让我们成长的回忆留下空白,把他们的爱溶进了这一张张黑白、“彩色”的照片中,让我们的成长因为有爱,而变得丰富、翔实。其实这一张张发黄、古老的照片已不仅仅是一张照片的意义那么简单,它承载了父母对我们的殷殷关爱、款款深情,是父母对我们一路成长爱的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