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我从张杰光老师的诗集中,知道了粤北有一座俊秀的,小小的山城里闪亮着一个——五月诗社。
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是心如浮萍,无所归依,这么一晃到了去年的下半年,小孩读高中住宿学校,我就有了一个相对来说的心静时间,我在思考一个关于人生的主题。
去年十一月二日,记忆像电影,一幕幕在脑海里重现,索性把自己当作一只蜜蜂,怀揣着寻觅张老师的踪影,第一次飞进五月花园,是一首献给一位老诗人的冬原老师的诗作,一看那诗中的意境像我老师的诗风,也是我喜欢的诗作风格。看了一次还想看两次,那个时间段是白天上班的,四号晚才注意到题照诗征稿启事,我较喜欢来自大自然题材的东西,第一张石头照,让我心潮澎湃,心情沉重,心里有了好几首石头诗的轮廓,七号首次向五月诗笺发第一首诗《你是……》,没想到冬原老师从这《你是……》诗中看出了我的忧郁,还试图借诗献花来安抚我的郁闷,让我好意外好感动,我很感激冬原老师有一颗灵敏的诗心,我就写《你像我亲爱的父兄》。
一再的看冬原老师写高原雪原草原,让我暂时忘了我是谁,与此同时我题出了第二张关于白菜与手的诗,不久,怎么也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桂老师,好一个桂老师,我只有认得眼下一个桂老师的名字的概念,对他的其他事是一片空白。没想到桂老师主动向我述说他穿梭在山区的感人故事,我惊呆了,是这样一个大人物,是前辈,是师者,我本来题完照诗,拍拍臀屁走人,是桂老师的诗人之心,给我一种想走,反而把我想走的心留了下来了,留在我喜欢的诗歌天国。
今天我看到了路漫先生给获奖的题照诗的评论,说这些作品真的很一般,我有同感,包括我自己的诗,我只能说谢谢路漫先生,说得中肯。但我们好几个人,都是初级写手,重在参与,贵在学习,吸取创作经验,我们的心很清纯,生活的沧桑如何如山一样重重凌压,我们的心思仍旧简单如诗,我很喜欢我自己的两首题照诗《你是》和《一种小白菜》,《你是》一诗中恰到好处似的,字不多一个,也不少一个,几乎无懈可击,那是我自己对我自己的诗的观点相对而言,《一种小白菜》,我自己的感觉是写得清清纯纯,有一种素雅的美,还流淌一点音乐美,我傻瓜似的想,我们所有参加题照诗的诗友能否就每一个人的参与诗作谈观点,各抒发胸臆,就能使我们看得见,摸得清一个个来自自身诗作的不足和长处,取长补短地领悟。不能将一腔参与的学习机会止于:只起一小阵风,一溜烟似的过去了,那么这类参与的题照活动像一场娱乐,意义只能只能处于表面上的自慰了。
既然,诗,让自己的心留下来了,那么,就与五月诗友们结伴同行吧!
|